将军岩之晨 李玉政 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走马镇东北约五公里处,有一座山峰,因峭壁上突兀一尊巨大的岩石,神似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当着关口,守望着广袤无垠的田野,守望着百姓安居乐业……
将军岩随之有了传说。
山上有个洞,栖息洞中的两位神仙就在山的脊梁拂袖一挥,一尊巨石便成为两个石凳和一块棋盘,神仙对弈,别具一番兴致。一位从天台山受炎帝之命来南方寻药的年轻医师,不一日来到山下的官庄,久而久之的采药行善积德之事,便与一位贤惠温柔的姑娘有了爱情……药师时不时地登上山顶采药,却看见下棋的两位神仙,神仙见被凡人发现,且在攀谈中觉得药师尚有仙风道骨,随即邀请步入仙界,药师应允了,却苦了寻夫觅父的母子俩,药师又向神仙求情,要求将这母子俩邀入仙界……药师一家父子三人就这样在仙界团聚了,而他们的本体就变成了遥相对望的石柱和石林,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道山脊上“将军岩”和“娘背子”的风景。
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在一所美丽的家园里人们从茶余饭后开始的。
当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使官庄田园发生了巨变。特色民居,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上,车水马龙;前山与后山遥相呼应,生机勃发的经济林木层层叠叠,相映成带,绿色银行自然天成;一眼眼塘堰,堰水倒映着春之绿、夏之青、秋之金、冬之灰,见证了百姓生活的希望与收获、机遇和挑战,风乍起,碧波荡漾,活脱脱盛载珍珠玛瑙翡翠的天然聚宝盆;……
美丽的传说仍在继续,听闻传说的人们就会对这个富有传说的地方,充满了向往与浓情。公元二○一一年十月国庆期间,我受朋友之邀约,选了一个多雨有雾的日子驱车走马镇,造访人们传说中的将军岩。
雨雾的幻变,如一缕缕丝絮随风飘逸,素裹将军岩,使其多了一份虚无缥渺的神秘氛围。拍摄山水,选择雾雨天气,这就是我的嗜好。其中的乐趣,也会在不停的快门声中如愿以偿。
传说中的官庄,就是今天的金龙村和官仓村,这里,一条康庄大道由西向东贯穿。大道北面,有一条乡村道路向“将军岩”那座山峰的脚下延伸,紧傍小道有一所“归耕园”,从县直卫生部门退休的老干部李玉政先生就是“归耕园”的主人,“老骥伏枥”的他仍在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奔忙,因为他的鼓与呼让我感动,也就是这一次成行的缘由。
走马有八个将军不会面的传说。八位将军即是隐立于悬崖峭壁间的石柱,玉政先生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在登山之前,先要从西到东沿着土地垭、风车口、大风垭、于家垭、大垭、大岩关、鼓锣山等千仞峰壁,寻找另外七位石将军的安身之地,这些关隘自古就是桅杆坡山脉的组成部分,也是鹤峰关内关外的重要关口,桅杆坡山脉全长四十九公里,北坡缓,尖峭型山脊南坡陡,断层山构造地貌形成了南与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八个石柱散立其间,“八个将军难会面,全靠大垭风送话”的民谣随之流传。
玉政先生邀约了走马民族文化馆退休干部夏祖笠先生参与寻踪石将军的行动,祖笠翁自学绘画,退休后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贺龙湘鄂边闹革命”的组画创作,并将部分作品展出过,意义深远,很有影响。祖笠翁欣然接受了玉政先生的邀请,我们用了两天走访了七位石将军,通过镜头记录了它们扎立于峭壁在绿树掩映下的身姿,记录了农家人精心呵护石将军的环保作为。
八位石将军的风姿依旧,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区位的差别,烙在人们心头的石将军风采也是各有差异,伫立于官庄山峰的石将军,久而久之就获得了人们膜拜敬仰如神祇一般的待遇,人们为它披红挂绿燃放鞭炮,祈求它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的这些祝愿与祈盼,虽略显祭祀风习,却是在繁忙生产与愉悦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雨停了,天晴了,这是我到走马寻访将军岩后的第一个晴天。与玉政先生约定的登山计划终能成行了,心底里的那种高兴劲儿竟让我这位年近半百的成年人也透露出稚童的天真与浪漫。准确地说,登官庄山峰才是主要的,因为那一尊石将军的传说让人产生一种向往,因为登上这座山峰的艰辛能使人生发挑战的激情。
从北京回乡探亲的侄子要求与我们一起体验登山的情趣。于是,我们一行三人沿着那条乡村道路,拾级而上,欣赏着漫山秋红,体会“药师登山采药”的神韵。远望那尊矗立的岩石,有关将军岩的传说,又由玉政先生侃侃道来。白果坪一位九十多岁的老者,还是在孩提时代,跟着大人们上了将军岩,老者说,“将军岩是神奇的,我听我的父辈们说,老早以前,将军岩就是靠三个石头垫起的,一百多年哒,还是这个样子。”还有一位龚姓男子,早在三十多年前登上将军岩,那时山顶上还有一座破烂不堪的庙屋,他担心那些玲珑剔透的木雕菩萨会受风吹雨淋而损坏,尝试着把木雕菩萨收检到一处岩石下,晚上竟梦到一位仙风道骨面带微笑的将军。又有一位本地女子,早年身体欠佳,上了一趟将军岩,面对这位石将军许下诺言:“保佑身体健康,保佑谋求一条生活之路,定当在此为上山拜谒的人们修路筑桥。”不几年,她凭着聪明和才干、毅力拼搏着,在另一所城市当上了批发商,为履行诺言特地在一处断崖铺设了一块混凝土浇板,成了方便行人行走的“梦桥”。……
雨后初晴的山路,湿漉漉的,丛林里穿透着蒸汽散发出泥土与百草的清香,泛黄的树叶在秋风里飘飘扬扬散落于林间,此情此景,使人联想到“落叶归根”的说法,免不了生出一些伤感的愁绪。我们行至半山腰,小憩于“仰思亭”,眺望将军岩上被人们敬奉的一挂挂红绸随风飘舞,透显出的那丝神威似乎让人的思想更活跃了,仰视前途多么艰巨,但仍有一种激情一种冲动汇成一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雄心……“亮垭”是通往将军岩的必经之关口,人们不畏艰难攀登至上发自内心的那一份虔诚:“福到了,天亮了!”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地将攀登亮垭作为追求的目标,理想中的命运转折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了。玉政先生说,拜谒将军岩的人们一旦登上“亮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豁达的胸襟将会使你心想事成……是啊,登高才能望远,也让你的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登上“亮垭”,一处小平台是适合游人小憩的地方,醉人心脾的是那泓悬崖间汩汩而出的清泉,添装了人们心头的愉悦与舒畅……俗话说“滴水穿石”,正因为山泉水年复一年的冲刷,剥蚀而成的纹理竟形成一个阴刻的“水”字形水凼,在水流下渐隐渐明,渐显渐藏。玉政先生说,似乎有一种神奇,也为这座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由小平台向南行数百步,两三道“之”字拐后,踏过“梦桥”,便是兀立在山脊的那尊“将军岩”,上大下小、七八米高、重约数吨的石柱经三块石头垫撑,如同一位威严的将军守望着山下的农家和田园。带着虔诚心登山的人们就会在浓烈的鞭炮声中怀揣感受,合掌长揖,许下心愿,膜拜敬仰。简单、庄重、肃穆的膜拜仪式过后,人们便会从科学的角度开始评判和讨论石块垫撑石柱的自然现象,当然,更多的是留下了堪称奇与绝的“啧啧”声。
石柱下,有一段向前延伸的石壁,似断垣,如残壁,更像是竖立着的一块尚有处处裂缝的屏风。当你小心翼翼地挪移脚步踏着断裂的石壁,却有着习武之人走梅花桩一般的体验。站在石壁的前端,竟会使你荡漾起如同悬浮空中俯瞰大地荡气回肠的感受。也就是站在这里,还能将走马民族文化之乡的城郭乡村尽收眼底。伴着和煦的秋风,湛蓝的天空下淡淡的云絮在飘移,渐渐融入透露秋红的远山。“每个人的心头都隐伏着一头雄狮。”一位哲人如是说。也许,当你的祈盼你的愿望你的思绪,随着那些云絮浮想联翩融入天际,就会拥有愉悦的心境自然释怀;就会令你的祈盼你的愿望你的理想,随着那些云絮腾飞化作一股动力,恨不得当即投入实务尽情展现。
站在将军岩下,看前山横穿田野间的公路,看公路两旁矗立着密密实实的楼房,已成为人们议论得更多的话题。玉政先生介绍,从白果集镇到走马中心集镇,这条公路自然形成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街道,近两三年时间建设速度是最快的。看着这些变化,免不了从心底下自然流露出感叹、惊喜、感想一类的词句。是啊,几年间,走马竟有如此之快的变化,以此建设速度推测,再过三五年,那时的走马当会以更新更强更实在的姿态迎接游人的造访。
曾记得,十年前我采访走马镇时,当时的管理者们就策划了“建设中心,辐射两翼,展示窗口”的宏伟蓝图。中心即以走马集镇为中心,两翼则为白果和李桥,窗口当然是指“一脚踏两省”与石门县接壤的南北镇和与桑植县接壤的堰垭集镇了。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心小城镇规模扩张了,两翼发展了,窗口靓丽了,以至于有了今天的层层经济林木环绕着林立的楼房,通组通户水泥路纵横田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迅猛改善,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眼下,这里的管理者们又在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相信,人们早已把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未来之走马,升华为扎在心底的一种美好愿望,是长揖膜拜将军岩时的一份份祈盼与祝福。我祈盼未来之走马由南北镇至李桥村连接成四十里长街,贯穿走马集镇中心,似游龙盘舞如玉带缠腰庇佑百姓的小康生活;我祝福未来之走马以生态农业的定位,吸引更多的山外来客进长街品味下田野体验原生态风情。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石将军就是如此守信地肩负着人们虔诚的祈盼与祝福,见证了走马历经沧桑发生的巨变,见证了大山子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迎来的幸福生活。
登山的人们怀揣虔诚带着祈盼的眼神还在陆续来到将军岩下,在鞭炮声中开始合掌长揖……石将军依旧承接那一份份祝福许诺一份份祈盼,仍然肩负见证脚下那一片热土跨越发展的使命。
秋风徐徐,登山的人仍在继续,将军岩的传说仍在继续……
(注:此文于2012年6月21日发表于《鹤峰网》,因网站迁移至此,特结转鹤峰网起数3637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