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潼泉五龙山

怡夫
2017-10-31

可以浏览更多图片


游五龙山的想法,非一日也。去年,鹤峰县摄影家协会会员何启发先生独游五龙山,在鹤峰网、《恩施晚报》发了一组《五龙山——中国古桃源地的深闺秀女》摄影作品,惹得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的“杂家”熊先群先生读后深有感触,他忍不住将十五年前在潼泉蹲点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的一篇散文《在山一方》的部分内容修改亦在鹤峰网发表。自从看到这两篇介绍五龙山的图文,我要回故乡潼泉游五龙山的想法日渐迫切。

五龙山地处五里乡潼泉管理区湄坪村,距湖北鹤峰县城六十余公里,五龙山主峰海拔八百八十八点八米,登高人只有通过一条独路攀岩石、踩木梯上至金顶,四周皆为悬崖,远看群山起伏,溪流纵横,原始森林茂密苍翠。五龙山集“幽、险、神、奇、秀”于一体,山、水、洞、林兼备,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本地人游誉为“小张家界”。五龙山距张家界直线距离不超过百里,是否也属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还有待专家考证,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势形态之美,构成了奇特景观:形态各异的五座巨大石柱似五条巨龙围绕主峰,五龙山因此得名。当地还留传着“五条飞龙盘踞五龙山”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五龙山属河谷山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主要景点有观音岩、石门、大洞湾、龙冠一柱香、一对蜡、断山桥、蒋庄岩、三义洞、五龙攀壁、龙女洞、仙人洞、犀牛洞……晴天有云海观日,雨天有天然喷泉,更可“遥看瀑布挂前川”,特别是雨过初晴时晨观云海,格外令人陶醉,留连忘返。

游五龙山的欲望与家乡情结融成一种激情,我与熊先群先生一行四人相邀于二○○七年五月三日终能成行。

五龙归来不看山

傍晚,我们抵达潼泉后,一股浓烈的家乡情丝促成为自觉行动,我拿起相机顺着老街一步一步前行,拍了一些很有趣的片子,也想从那些片子中找回一些片片断断的记忆。脑海中深刻的潼泉印象,还是我二十二年前因一次演出任务(那时我是走马柳子戏剧团的一名演员)回潼泉时留下的,现在的潼泉,已是今非昔比:那一排排老木屋早已由混凝土结构的平房取而代之了,管理区的两层木房虽还存在,但明显地感觉到倾斜,也能感觉出最终也要被新的办公楼所代替,农用机动车辆、跑客运的面的三三两两,使老街少了往日的那种寂静,手机虽没有信号,潼泉人却安装了一部部“村村通”,也谈得上信息传输上了高速。先群先生随着我一同拍摄,遇到几位好友畅谈不暇。

老同学高兴地接待了我们,几次叮嘱,要我晚上一定住在他的家里。他还告诉我们,已有一批鹤峰县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偕同一名上海姑娘和两名武汉网友登五龙山正在回来的路上。

那天的“天气预报”说有一场大雨,就正在我们热聊的时候,一场大雨真的来了。那一批登五龙山的人员头顶着芭蕉叶,虽疲惫但高兴地回到了住地,有人告诉我,他们昨晚住宿在五龙山金顶上,兴奋得压根儿就没睡。他们还说,五龙山确实很美,登五龙山确实很累,但心里乐滋滋的。

熊先群先生认出了陪影友们登五龙山的退休干部李俊堂,两个人相互拥抱着,拉着手儿好久好久,好象有好多的话儿说不完。现年七十有五的李俊堂,是原潼泉公社的老书记,退休十五年来,仍为潼泉的发展东奔西走,先是带领潼泉人民修通了公路,再者是呼吁求助社会各界,组织潼泉人民修建了唯一的交通通途——“民殷桥”,现在又在为潼泉的旅游发展献计献策。他在潼泉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李叔”。

李叔问我们:“明天如果下雨,也去五龙山?”我告诉他,按天气预报的说法,今天有雨,明天没雨,雨过天晴是拍风景的最好时机。李叔说他陪我们再次登五龙山,我们说,您那么大的年纪了,接着登山是很累的。他却执拗着和我们约定了第二天出发的时间。

五月四日凌晨五点,我们出发了,雨过初晴的感觉确实让人望山兴叹。在一个叫湄塔的地方,我们拍了好几栋冒着炊烟的吊脚楼,还拍了“廖家烽火屋”。“廖家烽火屋”是在这一带地方小有名气的“廖家宗祠”,其建筑风格与建筑质量都是堪称上乘的,我在湄坪学校念书的时候,就听同学们常常提起过,但一直没有到过这里。

我们穿过茂密的箬叶林,只见挺拔的石峰在晨雾的缭绕下,在满山深绿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越过“扁桶峡”,穿过“仙女洞”,欣赏着“飞虎下山”、“猪头朝龙”、“象鼻采青”、“青蛙探海”、“五龙攀壁”等景点,把我的记忆一下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我的父亲身怀厨艺,原潼泉人民公社有一次开社员大会,通知父亲到伙房帮厨,我随着父亲就是从这里走过的,我记得我和父亲歇气的时候,还非常淘气地到大岩屋的下面找一些地牯牛做窝的地方,赶着地牯牛到处乱跑。

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聊着,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造化。在五龙山主峰腰部的一座大岩屋下面,有一个水井,水井旁有一尊石头形似“回头狮子”,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儿,喝了“天然矿泉水”,李叔告诉我们,这一段地就是“公馆”,住在五龙山金顶的人就要在这里取水。据说“公馆”就是人们赶庙会摆摊叫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残留下的老屋场及石碓。

再往前行,正式登金顶那一条石径的左下方,又有一座大岩屋,下面有埋着范一真及其追随者共六人的四座坟墓。我们从碑文残存的文字中能粗略可见五龙山的兴衰,估计在清乾隆年间,四川峨嵋山人范一真带领禅师彭道先、文公道人鲁合廷在五龙山选址修建庙宇,以祈祷天下平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范一真于万山中找出五龙山作为修德之地,可谓是历经坎坷,他以开人先河之举,修身养性之功,教化民众之德,吸引着一代代追随者为庙宇延续香火,也不断为先创者树碑立传,虽经几百年长河的洗礼,后人仍能从断垣残壁中见其精神,“历岁月而不古,偕春秋以常新。”这种精神正如庙宇正门的那幅对联所描述的一样而万古长青。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不仅要问,五龙山何时将揭开中国古桃源地深闺秀女的“面纱”,开创新世纪旅游文化,使这种精神传承、发扬、光大?

要上金顶了,果然要攀岩石、踩木梯。我们艰难地在石阶上转上三、四道“之”字拐,有的人开始颤微微地不时仰视着上方,看还有多高。爬行了约二百米后,只见一架木梯竖立在上面,同行者们相互安慰、鼓励登上木梯,爬过这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后,又大约上行了三、四百米,才登上顶峰。来自湖南的道家弟子赵立初告诉我们,公元一九八六年,武术教练洪家良带领一班武术学生在这里修练。他说他也是慕名的追随者之一,十六年前入住五龙山,与洪教练修墙补院,洪教练离开这里后,他留恋五龙山的壮丽山水、潼泉人民的恩泽,就独自一人守护着山顶。

在顶峰,我们欣赏了那里还残留的庙宇遗迹及碑刻、香炉、经书等物品,拍摄了观音岩、石门、龙冠一柱香等自然风光。赵氏弟子对我说,登五龙山,就要看一棵古松,不然将留下登山的遗憾。于是,我们在赵氏弟子的引领下,来到了那座悬崖旁,感受古松的气魄。只见那棵扎根于悬崖形如虬龙的古松,挺身而悬立,其傲骨撑起了绿色的生命之旅,令人肃然起敬,我敬佩这棵古松,古松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力量,我紧攀悬崖举起相机,为古松速写生命壮歌。

在顶峰,我们俯瞰四周,幻想着五年后,江(江坪河)淋(淋溪河)大型水电工程的竣工,五龙山能否有望三面环水形成岛屿,一旦成真,那将是中国古桃源地的一大奇观。我们真心地期盼着。

上山容易下山难。走下金顶,确实艰难,有的人脱下了旅行鞋,有的人双腿发抖,也有的人把此情此景总结了两句话:“一派英雄样,一副狼狈相。” 这确实是下山难的真实写照。

“五龙归来不看山。”熊先群先生下山时,深有感触地说:“今日不虚此行,五龙山虽不能与名山大川相提并论,但其雄伟与壮丽,名山大川亦不过如此也。”好一句“五龙归来不看山”,成了喻景、拟人、抒发心境的一副雅对的上联,我第二天回城到云来庄从“万人洞”上方经过时,才有了“万人前去非游洞”的感悟。“五龙归来不看山”是大自然的赐与,“万人前去非游洞”道出了容美土司时代的人文典故。

白蛇隐居大洞湾

五龙山主峰旁侧的山脚,有一个大石洞,据说洞中套洞,洞洞相连,一直与主峰山腰、山顶石洞相通,在主峰的侧面,是一个大山湾,于是“大洞湾”在这一带就出了名。当然,更为出名的就是“老辈子”们代代相传的大石洞里面的大白蛇。

关于大白蛇的传说,我记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随着父亲走了几次大洞湾,每次到这里,父亲总是催我“洞里有白蛇精,快点走啊。”现在想起来,父亲当时的意思可能有二,一是大洞湾里的大石洞里确实有白蛇,以防不测;二是走快一点,不要磨磨蹲蹲地耽误了赶路的时间。后来,就大洞湾是否有白蛇,我还问过我的母亲,母亲说她也是听老辈子人说的,确实有“白蛇精”。

我记得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时的我还生活在让口老家,有一年溇水河发了大洪水,小河里的水随着大河水的拦截使水位升起来了,我和母亲就这样站在塔前看“大河涨水小河满”,我还顽皮地坐在塔沿上,用脚丫子拍打着涨起来的河水。当时,母亲告诉我,很久以前,也发了这么一场大洪水,我和你父亲就看见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材筒子向上游漂去,后来有人说才知道那就是大洞湾里的大白蛇。

从五龙山主峰归来时,我们谈起了大洞湾以及大洞里面的大白蛇。李叔与几位老乡还给我们说了两个故事,分析起来,好象都是与白蛇有关的。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湄坪村六组村民廖吉轩在五龙山主峰下的龚家河旁采摘五蓓子时,看见下游一个叫隔人滩的地方,一根木材筒子顺水漂流,廖觉得木筒子是上好的木材,迅速赶上去想截住。当廖离木筒子约十米的时候,木筒子的前半部突然竖了起来,小碗一样大小的双眼瞪着,头上还有角一样的东西。廖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依稀可见这个东西爬进了大洞湾里的大洞。廖被吓得跑回到家里蒙头便睡,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缓缓醒过来,但还是说不了话,有人建议并给廖灌了一杯温开水,廖果然开口说话了。

大洞湾的上方就是雉鸡村六组,村民胡学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有一天下午,胡坐在塔坝上只看见龚家河的下游,一个下面透着白色、头部呈现红色的东西缓缓而上,然后也进了这个大洞。

大洞湾里隐居着白蛇是一个谜。我在游五龙山时,听到这样的故事,亦有一些触动,为什么范一真选择五龙山这座主峰建庙宇?而这个大洞就在这座主峰的山脚下?为什么这个地方叫五龙山?……这些,可能永远都是无法解答的一团谜。

高桥流水水长流

高桥,位于五龙山东南方向,桥下流淌的是隔子河水,属溇水河支流之一。高桥是潼泉人前往走马梅坪堰垭通湖南的近道。乡亲们说,高桥的瀑布壮观。何启发先生经不住这个诱惑,向我提议到高桥一游,品味高桥流水的壮丽。就这样,游山的人都走了,只留下我和启发先生。

我和启发先生在李叔的陪同下,到湄坪村村主任廖红军家里一起谈论有关五龙山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话题。大家认为,首先是要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再次是搞好风景区的环境保护,三是寻求农民致富的良方。可以见得,五龙山开发问题,潼泉人正在思考。我的表弟是和我一起在水乡长大的孩子,在湄坪村六组安了家,虽然离开了水乡,可是他总要找机会在离家有十几里的高桥附近的河里打鱼摸虾捉五步蛇。他这次是陪我游山的人员之一,他说到高桥必须经过他家,一再邀请我和启发先生前去作客,为了方便起见,我和启发、表弟,还有一位叫泽之的人起程了。

在途中,泽之告诉我,他和我的父亲关系挺好的,并回忆了他在三十多年前的时候,在让口做木排工夫时寄住在我家的一些往事。一提起水乡的这些往事,我们就显得更为亲密了,也就没有了那种拘束感。我们一边走着,一边愉快的聊着,聊得最多的还是五龙山的风景,快要到表弟家的时候,他告诉我,对面那一座绝壁就是观音岩,奇妙的是从前面看有观世音的形象,从背面看仍有观世音的形象,当地人是这样说的:“观音岩,岩观音,观前观后观世音。”这时,一抹夕阳把观音岩照得一片金黄,我忍不住地拿起相机,留下了这一美丽的瞬间。

到表弟家,听说我来了,几位老同学,还有我的父亲昔日的朋友,都来看我了。毕竟三十多年没有看见,彼此之间只能依稀记得相貌,但叫不上名,大家便一一报着自己的名字,相互交流着居家过日子的感受与心得。五龙山一游,重逢了三十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以及父亲的朋友,乡音、乡亲、乡情的感受亦从心底油然迸发,溢于言表,那一夜,我们聊了许久许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五月五日又是凌晨五点,我们行走在前往高桥的羊肠小道上。关于高桥,熊先群先生在《在山一方》里是这样说的,“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有四川峨嵋得道高僧去五龙山经此受隔子河之阻,便花银子以两根大树架通两山,盖成一风雨桥,名曰:高桥,使之相通入山。数百年来风雨侵蚀,现仅有枯木两根横搭两岸,木朽早已不堪重负,曾有现任(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本文作者注)乡长罗建华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重建或维修至今未有结果。一个拥有一百三十多平方公里,几千号人口的乡村,在当时流传着‘进山一船渡,出山枯木横,二者若不存,困死潼泉人。’的说法”

现在的高桥,是在本世纪初期,已由一道铁索桥取而代之了。乡亲们说,这是潼泉管理区的干部通过项目资金解决的。

距高桥下游约五十米处,瀑布飞溅,流水潺潺宛若少女透发着迷人的韵。我和启发先生在瀑布的对岸拍了几张,总感觉拍摄的角度不够理想,两人遂脱去长裤,在河的中央支起三角架,激动地掀动着快门。泽之告诉我们,在桥的上游约五百米处,还有一处瀑布更具魅力,不过要绕道走两三公里。我和启发异口同声地要去。于是,我们又上到半山腰,穿荆棘、过丛林、攀悬崖,看到了这一壮丽的景观,这道瀑布是从悬崖的缝隙里渗漏出来的,二十几米高的瀑布飞泻不息,亦使我联想到溇水原有很多很多这样源源不断的支流汇聚,才会大气磅礴地汇入澧水,注入洞庭。

从高桥回来的路是那样的陡峭,我们头顶烈日,拖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一步一步向上爬行。在没有用镜头捕捉美的瞬间的时候,我这才感觉到很累很累。

美景常存万仞间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回到了潼泉管理区,从城里赶来接我们的小车早已等候着,我和几位老同学、村里的干部一一告别,村主任廖红军握住我的手,希望我们有时间再来,希望我们为五龙山的成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他的真心话,因为我是从事宣传工作的,可以推介五龙山壮丽雄伟的风景。我承诺了。于是,我和启发、一位老同学一起登车,在车上我们还止不住兴高采烈地议论着五龙山开发之计。

难渡江是走进潼泉的必经之路,难渡江河水注入溇水的地方叫两河口,两河口上横架着一座“民殷桥”。这座“民殷桥”就是李叔跑了好多部门历经多年争取的项目,大桥建成后,潼泉的老百姓致富了,每年仅箬叶一项就从这桥上运出山八百多吨。经过两河口后,再往上行,就到了潼泉的陈家村,刚修建的水泥路在峡谷中向上盘旋,尤如青山中舞动着的巨龙;两岸悬崖绝壁,叹为观止;尽管在半山腰,溇水涛声,仍不绝于耳。

当车下行到陈家村欲进峡谷的时候,我从车窗里突然发现前面一道山梁,恰似一尊卧着的猴身。我叫停司机,找了一个最好的角度,取下了美景。上车后,我情不自禁地向同行者谈起了感受,我说“其实美景就收藏在大山之中,也就在于我们的经意与不经意间。”当车进入峡谷,我看到那个猴头是一座绝壁,当地人叫“老鹰窝”,意思是说这里是老鹰筑巢的地方,但是我惊奇地发现,这明明就是一对猴头的石刻,猴的脸及眼、鼻的轮廓是那样的清晰可见,真乃鬼斧神工。我激动地再一次叫停司机,急忙拿起相机,去找最佳角度,这时的我又感到劲头十足了,没有了那一身疲惫。

再一次冲动地拍了这对猴头后,我便注意着夕阳余晖里的悬崖绝壁,看还有没有使我冲动的机会。我记得有位摄影大师说了这么一句话:摄影是一门观察的艺术。我留心观察着,又相继在悬崖绝壁中发现了“员外对话”、“变脸石猴”等美景,直至两河口。

潼泉三面环水,悬崖绝壁嵌于峡谷之中,石林、溶洞数不胜数……于是,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话题,那就是游“五龙山风景区”,该始于“两河口”也。

二○○七年五月于鹤峰

(注:此文于2012年6月21日发表于《鹤峰网》,因网站迁移至此,特结转鹤峰网起数7700次)

阅读9460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