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

怡夫
2017-12-10

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据传说,基诺人先民由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至基诺山东部边缘一处名叫“司杰卓米”的地方。后来人口增多,分为乌优、阿哈、阿希三大支系。

 早期的基诺社会曾处于狩猎采集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传说要填饱肚子需要走九架山九条箐。而当时祭祀活动频繁,更加重了食物供给的困难。基诺族先民因此迁离“司杰卓米”向外发展,大部分人员迁到基诺山地区的杰卓山定居。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两项重大变革:一是废除了“巴什”(血缘亲属之意)内婚制,出现了“基诺洛克”的名称。“基诺”含有“舅舅的后代”的意思,“洛克”的含义是全体或整体。这显示在杰卓山时代已经进入母系氏族社会,而“基诺洛克”是当时若干个氏族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部落组织。二是发生了信仰习俗的变革,出现“人鬼分家”。“司杰卓米”从此在人们心目中成为祖先神灵居住的“鬼寨”。当时形成了用生姜及芋头“驱鬼”等习俗。

在杰卓山时代的晚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传说当时已经有了过“特懋克”节,即“打铁节”的风俗,表明基诺族先民已掌握了金属工具而告别了石器时代;当时有了酿酒房,定期举行集市贸易,附近的其他民族都来赶集。大约在公元13世纪中叶,传说由于战争原因,基诺族先民迁离杰卓山分散到基诺山区各地建立村寨,这时发生了由母系氏族制度向父系氏族制度的过渡,随后又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农村公社时代的过渡,农村公社成为各个村寨基本的社会形态单位,而在农村公社内部存在父系氏族组织。每个村寨由若干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中最年长的男子即成为村寨的头人,由此组成农村公社的权力机构即“七老”组织。“七老”分别称为卓巴、卓生、巴努、生努、达在、柯卜罗和乃厄。其中“卓巴”及“卓生”的含义分别是为众人挑起担子的人及为众人开辟道路的人,这是村社的主要头人。人口较少的村社只有卓巴及卓生两个头人。

在近代,巴朵寨原来由两个氏族组成,分别产生卓巴及卓生两个头人,后来由于疾病流行,卓生氏族的男子全部死光,只剩下卓巴氏族。巴朵寨村民的婚姻原来遵守“巴什”外婚制即氏族外婚制的古规而进行,由卓巴氏族与卓生氏族互相联姻;在失去了卓生氏族以后,村民们只得打破“巴什”外婚制的古规在血缘亲属中开亲。卓生这一职务也在原来的卓巴氏族中产生(巴亚寨老人沙车及白腊者于1998年2月向笔者讲述)。

在农村公社时代,任何基诺族男子都有希望担任村社的首领,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惟一的条件是他的岁数要比本氏族的其他男子大一点儿。每个村社都有两面木鼓,它是为纪念其始祖玛纽玛黑乘木鼓从洪水中逃生而制作的,若有人当选为卓巴或卓生,村民们就把木鼓送到他家的竹楼上挂起来,因为这木鼓是首领权威的象征。通过这种保管木鼓的办法,几百年来基诺族社会一直避免了首领的世袭制,避免其首领使公共权力转变为私人特权的可能。

在公元14世纪中叶,西双版纳的傣族召片领召坎勐娶一位基诺族姑娘为妃,于傣历713年(公元1351年)生下刀逻答(刀逻答于公元1391年继任召片领,时年40岁)。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基诺族与傣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并由此使基诺人的事迹开始有确切的年代可供考证。后来西双版纳召片领的势力进入基诺山,通过上述亲戚关系任命司土寨及巴普寨的长老为“金伞大帕雅”,并在基诺族各个村寨分别委任了帕雅、扎、先等大小头人。至20世纪中叶,这种统治形式已经延续了200多年,但是并没有改变当地社会的原始农村公社性质。

18世纪以前,基诺山已经开辟出大片茶园。据道光《云南通志》第34卷、100卷记载,18世纪20年代,包括基诺山在内的六大茶山“每年约产茶六七千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政府“设普洱府,又设同知,分驻攸乐”,为了控制这盛产茶叶的“咽喉之地”,在司土老寨动工修建“攸乐城”,驻扎500名马步兵丁。六年以后由于“烟瘴甚盛……兵丁多数伤损,其存活者亦皆疾病缠绵”,将攸乐同知及驻扎兵丁撤回。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司土老寨还残存着当时的城门墙垣及砖窑、水井等古迹。公元1799年檀萃撰写的《滇海虞衡志》谈到:“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谓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慢而,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光绪《普洱府志》卷八说:“五方杂处,仰食茶山”。雍正年间六大茶山每年产六七千驮,平均每座茶山产茶1000余驮,这与基诺山历史上“茶叶最高产量1500担以上”(《版纳文史资料》第四辑,第37页)的估计是大致相符的。据调查,“攸乐山在1937年尚产茶1201担”。(景洪市政协编:《景洪文史资料之三-基诺族》,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46、47页;张肖梅主编的《云南经济》第12章说,民国年间西双版纳茶山“以攸乐为中心”)。从18世纪初叶到1940年以前这200多年时间里,基诺山的茶产量经常保持在1000担以上。这些茶通过普洱转销国内的许多地区乃至销往国外,享有很高声誉。这显示基诺族与省内及国内其他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基诺人通过茶叶的生产为中国经济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劳动者前来基诺山参与茶叶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基诺族结下深厚友谊。

1941年由于无法忍受当时政府的剥削及压迫,以巴卡寨的搓约为首的基诺人发动武装起义,他们“孔明仙下凡”的名义动员各村寨群众参加起义队伍,在三年时间内多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队。最后迫使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将车里县长王字鹅撤职查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勤劳的基诺族人民重建家园,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1956年被定为“直接过渡区”,即不经过民主改革而建立合作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结束了原始农村公社制度。从1979年以来的20年时间里,通过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有关民族政策,基诺族社会经济正在经历跨时代的飞跃,进入更快的社会发展阶段。

概况

基诺族自称“基诺”,“基”为舅舅,“诺”为后边,意为尊敬舅舅的民族,他称“攸乐”。现有人口18022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和景洪市勐旺乡补远村公所,其余散居在附近勐养镇、允景洪镇三达山、大渡岗乡及勐腊县勐仑乡等地。

基诺山是基诺族的发祥地及主要聚居区,基诺山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余脉丘陵地带,总面积599平方千米,为北热带边缘纯山区。最高海拔为亚诺山1691米,最低海拔为巴卡村附近小黑江面550米。这里山峦起伏,川流纵横,主要山脉有亚诺山、杰卓山、巴达山、茄玛山等,主要河流有小黑江、南星河、南本河、莱阳河、巴卡河等。最高气温为34.9℃,最低气温5.8℃,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1580.5毫米。全年分为干、湿两季,其中5至9月为湿季。

基诺乡东接勐腊县勐仑镇,南连勐罕镇,西毗勐养镇,北邻大渡岗乡。森林覆盖率为67.7%,有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有实用经济价值的植物2000多种,有红椿、柚木、八宝树、望天树等名贵树种,抗癌植物美登木、香料植物龙脑香、速生树种团花树等。野生动物中哺乳动物100多种、两栖类36种、爬行类60多种、鸟类420多种、鱼类100余种,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孟加拉虎、亚洲象、懒猴、长尾灰猴等种类。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没有文字记载。据传说,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祖先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因与大部队走散而留在这里。

基诺族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供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普遍喜欢住在平缓的小山坡上,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竹楼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一个火塘的竹楼,内居一个父亲家庭的全体成员;另一种长方形竹楼,楼内共居着同一父系家庭数代人。干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

基诺族人聚居的基诺山,属热带地区,这里各种特产十分丰富。除水稻、玉米等主食外,基诺山里的各种山珍野味也给基诺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食品。

基诺族妇女大多能纺线织布并制有著名的“砍刀布”。男子通常穿无领无扣的对襟黑白花格上衣,衣服背面正中缝上一块方形红布,上绣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下身着白色或蓝色宽大的长裤或短裤。男子服装上的太阳花来源于基诺族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女子上身穿无领对襟杂色小褂,下系镶红边黑色开合短裙,现在也有改穿长裙的。基诺妇女习惯裹绑腿、头顶挽髻。她们头上还戴有白厚麻布,后披翅长及肩部的披风尖顶帽,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

基诺山竹类繁多,基诺族男子普遍会竹编手艺。细细的竹片,经他们的巧手编出花纹美观精巧的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用竹筒做的打击乐器“奇可”是基诺族喜庆和歌舞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奏起来音色优美和谐。

基诺族有丰富的史诗、故事和传说。《玛黑和玛钮》反映的是关于远古时代人类起源的洪水故事。

基诺族有自己特有的民族习俗、祭祀礼仪和节日。比如“上新房”习俗:父亲去世一年后,儿女们要重盖新房,意思是把自己的房子献给父亲,新居落成时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 。

每个基诺族少年长到15岁左右就要举行成年礼,并要改装易服穿戴成年人的衣饰。举行成年仪式时,父母要送给儿女全套的生产工具和成年人的衣饰,女孩子还要梳成年人的发式。成年仪式上,寨子里的长老要带领大家歌唱史诗,讲述传统的道德规范,讲述劳动和生活的艰辛。

“打铁节”,基诺语称“特毛切”,这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第一天上午要举行剽牛仪式,午后寨子里的长者敲响牛皮大鼓,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这就是基诺人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新米节,亦称“吃新米”。每年农历七八月间,谷物即将成熟的时候,基诺族人就从田地里采集一些新谷子、蔬菜和瓜豆,再杀几只鸡,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共同品尝新米、陈酒、鲜肉、绿菜,同时举行一些仪式。人们边吃边唱,欢乐的歌声常常通宵达旦。

语言文字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过去多靠刻木记事。

宗教信仰

基诺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鬼神,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产中随时都有祭祀活动。

神、祖先、鬼

基诺族最大的祖先有阿嫫尧白、阿妣额耳、培嫫,他们也是神。

阿嫫尧白是创世女始祖,她创造了基诺族的地、天、日月、山川、地物、植物和人。许多故事中和唱词中都提到她。每年的祭大龙就是祭祀她。

阿妣额耳甘愿在玛黑、玛妞兄妹用烧红的火钳烙通葫芦时,牺牲自己;使人类从葫芦里出来后才繁衍了人类。为了纪念她的自我牺牲精神,人们在唱歌前要先呼唤她的名字“耳采”,然后才唱正词。秋收吃新米时,在地里吃晌午饭时,过年过节全家人围桌吃饭时,老人们都要先抓一小撮饭再捡上一些菜放在一边,嘴里虔诚的念着:“阿妣额耳,请你来,请你来”,请完了阿妣额耳再请其他亡故的祖先,请他们先吃后,活着的人才开始吃饭。

培嫫是主掌人类命运的女神,她把人做成有九魂的男人和有七魂的女人。在她做人时,把人的命运用纹络刻在人的额头和手心上,所以,基诺族常通过看额头和手心的纹络来相命,基诺族的歌词和祭祀活动中常提到她。

基诺族不分鬼和魂,神鬼都是一种魂,如大青树鬼、白藤鬼、山鬼、箐神、石头神、树神等,人们对它们都有恐惧感,认为只要触犯了它们,就要受它们的害。祖先也是魂,父母及家中人死了成鬼魂,但人们不害怕它们。

基诺族认为对他们造成灾害的鬼,必须通过各种祭祀来安抚他们,求他们少降灾难,因此各种祭鬼活动比较频繁,他们常祭的鬼有:驱火鬼、赶恶鬼、祭铁匠神、叫魂、亚诺寨的送瘟神、祭水塘、大石崇拜、祭雷神等。

有趣的女神世界

在基诺人家中,首先给人的一个印象就是在他们居住的房屋内,几乎每个角落都分别供着各种鬼神,整个房间内都充满了鬼神。如寨鬼、祖先鬼、狩猎鬼、兽鬼、莫培鬼、铁匠鬼等。若你问他们:“房子里供这么多鬼神难道不害怕吗?”他们听了会感到好笑,不可理喻。“鬼是戴花的姑娘,她看上你,喜欢你才来跟你结婚,为什么要怕呢?”确实,在他们的宗教观念里,生活在这些被供奉的鬼神之间是好事,是安全的,如他们供奉的司野兽之魂就有“哨司”、“柯孟”、“合交”三个,但他们认为这都是些美丽的戴花的姑娘。他们之能够猎获一些其所司的动物,正是因为她们看中他们而赐给的,所以为了取得兽神的欢欣,就要和她们结一次婚。如果猎获麂子,猎手就要在供祭司麂子的兽神“哨司”处睡三晚上,以表示和她结婚三晚上,以此取悦于“哨司”,希望她以后多多赐给野兽。

这种以女性为中心的鬼神观念,从他们的鬼神系统中就能生动表现出来。这些鬼神都称之为“米考”,基诺语为姑娘之意。

饮食文化

基诺族主食为大米、玉米各半。糯米主要用于招待客人、给孩子吃或下种时吃。每日三餐,早、晚饭在家里吃,午饭做成饭团带到地里,劳动休息时吃。吃午饭前在地里找些野菜或小瓜尖煮熟后蘸盐巴、辣子佐饭团吃。

基诺族食用的菜有菜园子里种的蔬菜、竹笋、野菜、家禽、野味。基诺族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汉炒,傣蘸,基诺舂”,就是说汉族的菜喜欢炒着吃,傣族的菜喜欢蘸着蘸水吃,基诺族的菜则以臼舂为主。每家最少有两个木臼,一个舂盐巴、辣子,一个舂菜。常用的佐料有香茅草、荆芥、姜叶、野八角、大薄荷、姜、香椿等。肉类的吃法较多,可以腌成干巴,也可吃新鲜的。牛肉、狗肉煮时放几片黄果叶去腥,生肉切成小块放上辣子、盐巴、八角等佐料,用竹子夹着放在火上烘烤熟,或者剁成肉末,放上佐料,用芭蕉叶包起来放在火塘里烧熟,这种做法冷吃最可口。逢年过节和喜庆宴会时还要吃“剁生”,即用生肉末拌上盐巴、辣子、姜末、薄荷、菲菜等佐料,用手捏匀,直到把肉捏成白色像熟的一样才进食。基诺族最喜欢吃的菜有酸醃鱼。做法是将鲜鱼去鳞洗净,拌上辣子、盐巴与热的米饭,装进竹筒里,用芭蕉叶蒙在筒口,扎紧,待腌熟后即食,这种菜有特殊的酸味,味美可口,是佐饭佳肴。蚂蚁蛋也是基诺族喜欢的营养佳肴,农历三、四、五月间把蚂蚁包砍开,用蔑萝接着,一个较大的蚂蚁包可获蛋七、八市斤,蚂蚁蛋一般有筷子头那样大小,似蜂儿的样子,营养丰富,可以煮吃,蒸吃,放在火塘里烧吃,或放上盐巴、辣子舂细加水做在成汤喝。

基诺族做饭的习俗与家庭的组织形式有关,在父系大家庭里,生产、生活资料集体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参加劳动,收获物统一堆放在仓库里,煮饭的任务,由家庭主妇和各辈媳妇们轮流承担。每天要用多少粮食,由值日者到仓库取用。较年青的媳妇们承担的家务要多些,如带小孩、舂米、砍柴、采野菜、背水、做饭等。

吃饭时,整个大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都一同吃。菜饭自己盛,随便吃。家长由年龄最大者担任。受到各辈的尊重,有时一个人单独进餐,好菜软食常常留给老人和小孩。若打到野兽也是大家共用,成年人在一起吃喝谈笑,每个小孩都可得到一块嫩肉。

随着父系家族经济的蜕变,出现了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他们独立生产与消费,小家庭的饭食由各家主妇自己操办,若有好吃的饭菜,习惯上都要送给家长一份,只有逢年过节或打到野兽时,才恢复过去父系大家庭的共食制。

传统节日

“祭大龙”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

阿嫫尧白死后,基诺族悼念了她十三天,现在的"祭大龙"就是从那个时候传下来的。祭龙这天,全寨人不得外出,寨子里不许唱歌跳舞,不许大声嬉闹,外寨人不得进寨来,违反了这些,就是对基诺始祖阿嫫尧白的不尊敬,就是违反了基诺族的礼俗。

祭龙的第一天由卓巴、卓生带着各家家长在寨外的祭祀房里举行祭祀仪式。先在寨边一棵固定的大树上剽一头水牛,又在寨外水塘边上杀一头母猪、七头小猪,杀牛后要把一截牛尾巴挂在大树上,将吃掉肉的猪头骨供在水塘边上。

祭龙时,卓巴要宣布禁忌,主要内容是:

“不参加祭祀者,

不遵守禁忌者,

在前面摔倒会摔掉下巴骨,

在后面跌倒会砸破脑袋,

在左边跌倒会摔断筋巴骨,

在右边跌倒会跌断腿,

碰见豹子会被豹子吃掉,

碰见老虎会被老虎抬走,

上树会摔下来。”

祭祀后,每家分一块肉拿回家,割三块三指宽、十二公分长的瘦肉烤干,第二天清晨,把三块烤干的牛肉和烤干的小鸡送到长老家。中午,长老家的人在家门口大喊三声:“哈着哈一哈、着哈”(意即来吃饭了),各家家长就到长老家吃饭。饭后,长老派人到各户去收米,派去的人带着一只能装一斤米的竹筒。各家的米用竹箩装着,摆在篾桌旁,收米的人到来后就把米装在竹筒里,堆得冒尖,然后用竹片左右扒、扒下的米越多,预示当年的收成越好。

祭龙的三天中,全寨停止一切生产活动,还要封锁村寨交通,在寨门口立两个木桩,禁止一切人员出寨,外寨人也不得进寨。妇女第一天禁止出门,违者要受罚。基诺族认为进寨或出寨都是对创世纪祖母阿嫫尧白不尊敬。在这三天里,男人们在寨里讲故事、讲风俗习惯、讲生产,老人们做蔑活,妇女们做针线、纺织织布。

祭祀结束后,各家走出村寨,去察看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有无灾情,能否丰收,察看完毕要把情况向卓巴汇报,检查时若发现灾害,一般的灾害各户自行祭祀,若遇大灾害则要杀白猪举行全村寨的祭祀活动。

亚诺寨祭大龙的方法与上述巴夺、巴亚有些不同,他们禁寨三天,即第一天、第二天和第四天。禁寨日不得下地劳动,第二天则可下地劳动。不剽牛,而是由村寨长老派人拿着一只鸡、一盅酒、一升米到普米寨去祭祀神刀。据说这把神刀可以砍断流水,凡遇久雨洪水泛滥可以祭刀求晴。

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风俗习惯

服饰

基诺族的衣料是妇女们亲手织的“砍刀布”,她们织布用腰机,织布的人席地而坐,经线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两根木棒上。纬线绕在竹木梭上,用双手操纵着左右来回穿行,梭来回穿行一次后就用砍刀式的木板推紧,“砍刀布”就是由此得名的。

基诺族的男子爱穿无领对襟白砍刀布小褂,小褂前襟、胸部、臂、腕部有彩色条纹。小褂背上缝着一块约有六寸见方的黑布,上面用彩色绣着一朵圆形图案的花,周围有放射状线条,似太阳光芒四射。有的还在圆形图案旁加绣兽形图案或花纹。基诺族称这块绣花黑布为“波罗阿波”,汉语意为太阳花或月亮花。男子下身着白兰色裤子,裤腰两侧各开约十五公分长的口子,并缝上一块四方形的黑布,青年男子包黑色包头,包头布的末端插着一朵用彩色丝线穿着红豆子、绿壳虫翅膀做成的花朵,这是他的恋人送给的珍贵的信物和装饰品。

补远区的基诺族男子留长发,编成一股长辫,有的长辫垂到腰部,缠黑布包头,过去补远寨基诺族的服装与基诺山区的大致相同,现在则多穿汉式服装。

基诺族妇女身材苗条,服装剪裁得体,颜色协调,使人显得既庄重又活泼。她们上身穿穿着蓝、黄、红、黑色无领对襟短开衫,开衫下部用红、黄、绿、蓝、黑、白布条拼成横条花纹或绣少许图案花纹,两袖臂部、肘部及袖口都是对称的各色条状花纹;开衫里面穿一件鸡心形胸兜,有的上面装饰着条纹花或绣花图案,有的饰满各种颜色的珠珠或各种形状的银饰品,胸兜闪闪发光,更使人容光焕发。下身系镶红黑边的开合短裙,近几年也有仅穿长裙的,裹绑腿赤足。

基诺族的服饰与一段爱情有关,他们不仅钟情,而且爱美。无论男女都要在耳垂上穿孔,戴耳环,耳环多为空心的软木塞或竹管,年轻人长到十五、六岁时,当他们耳朵孔里插上芳香美丽的鲜花时,就标志着可以谈情说爱了。而且人们认为耳孔越大,插的花的越多,就表明这个人能干、勤劳,就越得到人们的爱戴。

基诺族还喜欢染牙,这也是一种美,染牙大体有两种方法:一是槟榔和石灰放在嘴里嚼食,时间久了牙齿逐渐变黑,且经久不褪色,这种方法染的牙还能保护牙齿不被虫蛀。另一种方法是把燃烧的花梨木闷在竹筒里,用熏出的黑汁涂在牙齿上,这种方法是年青姑娘们谈情说爱或结婚打扮时喜用的办法。

受傣族影响,基诺族也有文身的习俗,一般是家庭富裕的人或有文身爱好的人才文。由傣族有经验者来黥刺。女的在小腿上黥刺,花纹与衣服上的边饰图案相仿;男的多黥在手腕、手臂上,花纹有动物、花草、星辰、日用器物等。

居所——竹楼

基诺族喜欢在深山密林、山势平缓的小山之巅建房,数十户为一寨,远远望去,浓荫深处,幢幢竹楼依山而卧,炊烟袅袅,清幽静谧,给人一种神奇迷离,古朴原始之感。

基诺族房屋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干栏”式竹楼。竹楼用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铺成,楼顶覆盖茅草,覆盖前将茅草编成草排,无数草排互相迭后放置在屋顶,可以防雨隔热。竹楼上层住人,下层不设四壁,用于堆放工具、什物和家畜栖息。竹楼上有前后两个晒台,前晒台连着楼梯口,后晒台是晒衣、纺织之处。妇女生孩子时要搬到晒台上,产后洁净始搬进客厅内火塘边坐月子。

楼上用篾笆隔开,里屋按人口多少隔成数间卧室,外屋为“客厅”,兼厨房、饭屋。“客厅”中间有一米见方的火塘,三块锅桩石作三足鼎立状,火塘上面悬挂着竹编吊笼,放置食品。火塘和锅桩是家中的神圣之物,家人劳动归来或来客都围火塘而坐,饮茶、谈天、商谈家务事、安排生产都在这熊熊火光处进行。

上述的竹楼的结构是一个父系家庭成员的住所,约五、六人至十余人不等。据说本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军队进山大肆烧杀破坏前,巴亚等许多村寨都存在着有五、六十人的父系大家庭,几代人在一个男性家长领导下,集体劳动吃大锅饭。

但是,亚诺寨的长形竹楼(亦称大房子)则与上述竹楼有所不同。楼内共居住着父系氏族的数代人。竹楼距地面一米左右,一般宽约十余米,长约二十七、八米。有前后两道大门,进前门右边的第一间是大房子家长的住室,两旁是各小家庭住室。房中央的过道上是一尺左右高、石砌边的长方形土台,台上是数个火塘,第一个火塘是象征家长制家庭公社的总火塘,往后依次排列着各个小家庭的火塘。火塘两侧是与各个火塘相对应的各个小家庭的住室,有几个小家庭就有几个火塘。大房子内还设有客房,客房用于招待各个小火塘的亲友,主人在客房内招待客人吃饭。各火塘祭鬼用的鸡在楼梯边晒台上杀,祭鬼的鸡都要送给大房子家长几块肉和一些汤。

这种大房子内虽也有一个男性家长,但各个小家庭已有自己的家庭经济,以小家庭为单位独立消费。

基诺山流传着基诺族的竹楼是照着孔明的帽子的式样建成的传说。这其实是一种误传。竹楼屋脊两头装饰着茅草扎的耳环花,一般群众的竹楼共饰六朵,即每边屋脊顶端一朵,两个斜边各一朵,村寨“七老家”(即卓生、卓巴、生努、巴努、扣普楼、乃厄、达在)则饰十朵,即每边屋脊顶端一朵,两边斜边各两朵。装饰着耳环花的竹楼不仅可以使人识明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而且使人联想翩跹。如果你从稍远的地方注视着竹楼侧面,那饰着花朵的三角形竹笆山墙,恰似一个头戴三角形帽子的基诺族妇女像,耳孔里插着芳香的鲜花,端庄静穆地凝视着远方。

据说竹楼上的这种饰物象征父母的灵魂。父母死时必须将它取下来,以表示父母逝世,待有了新家长,盖了新房后方能再装饰上。

成年礼

树顶上残留着夕阳的最后一抹阳光,东边天上已经隐约现出弯弯月牙,在田地里做活的人们收工回家了,他们在山间的小路上习惯的行走着,悠扬的歌声在远处飘荡。有两个小伙子,身上穿着绣有月亮花的新衣,挂着绣有几何图案的筒帕,匆忙地超过路上的行人,耳孔里的鲜花散发着芳香。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停住脚步,他仔细听着歌声,羡慕的目光注视着这几上个青年。忽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四面树林中窜出七、八个小伙子,捕捉这个十五、六岁的青年,青年惊恐不已,额头渗出冷汗,小伙子们把青年劫持走了。

原来这是基诺族有些村寨为青年人举行“成年”的第一步。基诺族认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岁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担和享受公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晚上不得随便出门,禁止谈恋爱,下地劳动只能算半劳力。只有到了十五、六岁,举行了成年礼以后,他们才取得村庄正式成员的资格,才可以谈恋爱。成年礼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仪式中举行。有些村寨对要举行成年礼的男青年进行奇袭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组织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然后把他挟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楼上,与大家一起吃喝,贺新房的人要给他敬酒,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给他用芭蕉叶包成四方形的三块牛肉。他收下这份肉,表示乐意参加“绕考”(基诺语)。突袭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刹那间产生恐惧,增加接受“成年礼”的神秘感,使受礼仪式在一生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参加"绕考"组织的第二天,父母要送他全套的农具,铜制的装槟榔的盒子,装石灰的盒子还有背上绣有月亮花纹的新衣裤,绣着几何图案的筒帕、包头巾、包脚布等物。

在上新房的仪式上,长老们带领大家歌唱史诗,歌唱传统的社会生活的习惯法规、生产过程和古老的生活,还对接受成年礼者进行民族的传统教育。

女青年举行“成年礼”一般不经过突然捕捉的仪式,只要由女青年组织(基诺语称“米考”)的认可就行,但父母同样要赠与农具和衣服。这时女孩子的服装颜色更加鲜艳,有的围裙是两层,发式也改成一条独辫。

参加“成年礼”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他们便成为村庄的一名正式成员,要承担起社会的各种义务。他们要参加青年男女相互结交的社会组织,即“统考”和“米考”。男青年要巡逻放哨,维护村舍法规和寨子治安,调解纠纷,对违法的人进行教育和惩罚,同时他们可以享受村舍成员的一切权利,取得了谈恋爱的资格。

民间歌舞

俗话说,基诺人一生下来就有歌,近代基诺族民歌分为三大类十七调。其中有祭祀类的白腊泡调及莫丕调,旋律悠缓,肃穆庄重;有表达思念之情的哭调,旋律起伏迭宕,节奏自由,伴有哭腔,悲切感人;有表达生活情趣的玩耍调,旋律活跃、节奏畅快,以此表达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感。人们传授知识经常以唱民歌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关于生产知识的有狩猎歌、猎获小调、播种歌、采集歌、时节歌等,传授生活知识的有情歌、婚礼歌等。讲述社会规范的有礼俗歌,还有用于批评讽刺、维护道德伦理、表达社会舆论的民歌。人们不仅在欢乐的时候唱民歌,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也唱民歌,以语言婉转、措辞得体的方式表达不满、化解矛盾,争而不怒,在人际关系中常常避免了争吵翻脸,在村寨关系中有时也能化干戈为玉帛。

每年春耕备耕之前,村寨长老通过观察物候的办法,测算出过“特懋克”节的日子,这是基诺人最欢乐的年节。村村寨寨杀牛庆贺,众人分享。傍晚,在举行歌舞盛会的地点已放置好大木鼓,木鼓后面竹篾上画有始祖乘木鼓从洪水中逃生的故事。举行敬鼓仪式以后,老年人首先致辞,内容是“从大鼓里请出值钱的东西和能吃的东西来”。接着,老年人在悠扬的鼓声中唱起《过年调》“特莫阿咪”,并翩翩起舞,舞步庄重缓慢,动作潇洒自如。鼓槌依次递到年轻人手中,鼓声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小伙子们昂首挺胸,跳起《大鼓舞》“厄热国”,身体有节奏地颤动,双脚交替踮落、双臂上下划动;姑娘们击鼓伴奏。年轻人唱的歌词大意是:“阿爹阿嫫们来观看,比一比谁跳得美?情人们、爱人们来观赏,大家优美尽情地跳吧!旧的不弃新的不来,厄扯扯国国”。人们用真嗓演唱,各人想唱多高就唱多高,不同的音调融会成悦耳的和声。有些人则以吼叫声、欢笑声表达内心的激情。这些声音与舞蹈者激昂的跺脚声、铓锣声、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十分热烈的气氛。每个人置身在这歌舞的海洋中,都为这种轻松欢乐的气氛陶醉,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集体情感的融洽。每年“特懋克”节过后,村民们在长老的率领下以通过调整的良好心态投入春耕大忙之中,从而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技术条件下获取较好收益。

艺术天地

民歌调

基诺族民歌以徵、羽两种调式较多(徵、羽是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音级。徵、羽调式即现代的5调式和6调式)。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曲调常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前倚音: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1-6)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韵母、声调都相同)。如情歌(巴格勒)、上房新歌(扫高格勒),这类民歌叙事性较强,演唱时要先唱一个“歌头”,之后开始唱正词。

民族乐器

敲竹筒,基诺族的敲竹筒,多次参加州、县举办的文艺调演,1980年还敲到了北京,参加在首都举办的全国民族文艺会演。叮咚的竹筒声,敲开了观众的心扉,牵动了不知多少人的感情,这种简单而有趣的乐器,在制作和演奏上都是很有讲究的。

用长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头就竹节做底,另一头削面斜口,在筒身的一侧开一条约五厘米的小槽。槽靠近筒底音高,离得远音低,竹筒越短音越高,越长音越低。不削皮的音高,削皮后音低。七个竹筒能敲出三种调子。第一个敲得最急,其它根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

敲竹筒这一风俗的历史可以追索到很远的古代,它跟先民们的狩猎有密切关系,当时,打到野猪、马鹿等大野兽,敲直径大的一套竹筒;打到麂子等小野兽,敲直径小的一套竹筒,打到野牛两套一起敲。所以人们能从竹筒声中,分辨出是打到了什么样的野兽。

除敲竹筒外,基诺族的打击乐器还有大鼓、铓、钗,弦乐有三弦、二胡,管乐有竹笛、口弦、箫竽。

民族舞蹈

大鼓舞是基诺族人民喜爱跳的舞蹈,过去是过年时跳,现在每逢喜庆节日都跳。

在过年的盛会上,口嚼槟榔的老阿爹昂头打钹,头戴三角形尖顶帽的老阿妈低头鸣锣,大鼓先由村寨长老敲响,然后由年青的姑娘们敲击。她们手执一木锤立于鼓前,双手上下飞舞,兴致高时,手执双锤,挥动四次敲两次,其他的男女老少围成一个圆圈,徒手起舞,合着钹、锣和大鼓的节奏,青年们旋转腰身,脚跟起伏,时而左脚稍前,时而左脚销后,欢乐的歌舞通宵达旦。

儿童舞

七、八岁,十来岁的儿童天真活泼,常在寨中草坪上嬉戏歌舞,他们边唱儿歌边跳,跳的舞步是:有的手搭手转圈;有的边拍手边甩脚;有的两个人各出一只脚,互相勾着边跳边唱;还有的是大家坐成一个圆圈,伸直腿,脚顶着脚,手搭着手,边唱边转圆圈。

手工艺品

妇女从小学挑花,常用彩色丝线在胸兜上、筒帕上挑出各种植物、云彩、江河的图案。

男子喜欢雕刻,常在耳环木上、镰刀柄上、背东西的背板上、三弦柄上、口弦上雕出各种植物叶子和房屋的形象。他们还善于做篾活,能把蔑削得又薄又滑,编成精美的槟榔盒、烟盒、针线盒、手饰盒、钱盒、酒杯盒等,家庭中用的篾桌也是自己编的。

传统医学

解放前,基诺族没有用科学方法诊治疾病的医生和医药卫生的设施,基诺语中没有“医生”这个词。人生了病,往往是请巫师占卜、送鬼,基诺山区也无草医,他们往往在神秘的宗教活动中用草药治病。如基诺山流传着一个《新米治难产》的故事,大意是这样:有一个头人的老婆生孩子,三天三夜生不下,头人急得团团转,这时他的竹楼下来了一个满身长着癞疮的老大爹,他要求当晚在头人家楼下借宿。头人看到这个又穷又脏的人便生气大骂:“快滚,我家女人孩子生不下来就是你这个丧门星作祟。”说完放出两只狗向老人扑去,老人用拐杖赶走了狗说:“我是讨饭的,走遍了山山水水,认得一些治病的药,治难产的药我知道”头人一听,马上请他上竹楼,递给他草烟,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什么药可以治难产,若我家女人吃了这种药顺利地生下孩子,我愿把家里的金子、银子送给你。”老人告诉他:“在太阳落山处的那个寨里,有两弟兄,他们种的绿谷子能催产。”头人立即派人赶着两匹马,驮着金银去找回绿谷子,他的老婆吃下,果然顺利地生下孩子。

基诺山有一种草本植物,基诺语叫“梅早古烙”,生长在半山腰较潮湿的地方,杆粗4-5厘米,高2-3厘米,花有紫黄二色,当地草医用它与未成熟的绿谷子一起煮水治难产。又如有的草医在治病中首先煮一碗生姜汤念咒语后,用姜汤洒在病人的房内、床上和身上。然后要病人喝下姜汤。姜汤本来就有散寒解毒的作用,对感冒等症有一定疗效,但在基诺族的宗教意识中却认为生姜是避邪驱鬼物,若服姜汤病好了,就认为是因为草医念了咒,又用姜赶跑了恶鬼之故。这两个例子较充分地表现了基诺族草医的特点,披着宗教的外衣用草药治病。

基诺族的草医在实践过程中在运用草药治病这一点上,已同仅知杀牲祭神鬼的巫师有了本质的区别,他们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和艰苦的探索,发现了许多治疗恶性疟疾、肠胃病、肝病、妇科病、儿科、腰腿痛等病的草药,还创造了类似现代医学的理疗法,即草医先赤脚踩烧红的犁铧,然后用烫热的脚在病人的腰腿痛处轻踩慢揉。基诺族草医最拿手的是骨伤科,有一些草医治疗粉碎性骨折,不到一百天就可以使病人康复。但是按照基诺族的传统观念,草医的地位都远在巫师之下,而且草医的医术越高,越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威胁。基诺族称草医为“乃科”,译为汉意为“鬼窟”或“鬼巢”,所以他们若处理不好与巫师的关系,便有被视为魔鬼而死于非命的危险。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转接原《今源资讯》网浏览数3657)

阅读4661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