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那么特殊的一天,定位“神秘交叉点”

怡夫
2017-11-01


“神秘交叉点”定位小组成员的在交叉点上高兴地合影


公元2006年7月23日11时41分,鹤峰女青年王婧一行5人,在鹤峰县龙家湾村陈家湾岭准确定位到北纬30°00'000"与东经110°00'000"的交叉点。由此,人们一直以来所关心并讨论的这个神秘的交叉点位置问题有了准确答案。

“神秘北纬30度”的纬线,自西向东横穿利川忠路、宣恩县城、鹤峰……环球此线所经,多荒漠、大泽、高山,对人类很不友好,常有怪事出现,故尔号称“神秘北纬30度”。此线在中国六次穿越长江干流,是区分南北中国的重要地理线。同样,富于地理意义的东经110度纵观武陵地区,从北到南,穿过建始、鹤峰、桑植……这根线是中国东西两部分的分界线,在地图上一比划,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结论随即浮现出来:最接近这两根线交叉点的县城竟是鹤峰!就此意义而言,鹤峰是中国之中!!!(以上观点和数据均引自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张良皋《武陵土家》)

6月中旬,王婧从网络上搜集了一部分资料,查阅了相关史料,并在鹤峰网“新鹤峰论坛”以凝脂沉香的网名帖上一个“驴行计划”,意欲找出神秘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交叉点位置。

这个“驴行计划”发布后,先后引起了县新闻中心负责人以及一批社会人士的关注与重视,随即由王婧、怡夫、任忠诚、王群、罗建峰等成员自发地组成了一个定位小组。

7月初,定位小组成员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这个交叉点的大概位置在哪里?从地图上看,这个点好象位于五里乡的西南方向,但从鹤峰县的位置来看,这个点的位置应该是位于溇水河的北岸。这个点的大概位置到底在哪里?为此,定位小组决定寻求县国土资源局的帮助,我们通过1∶10000的鹤峰县地形图看到了中营乡龙家湾村是这个点的大概位置,这样缩小了定位范围。这样,定位小组成员们通过1个多月,分头准备GPS、地质罗盘等测量工具,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同时,成员们还通过互联网知道世界上有一个“猎点极限运动计划”,这是一项新兴的极限运动,所猎的点是由地理经纬定位机制所自然决定,这些点就是整数经度和整数纬度相交的特殊点,定位小组要定位的这个点,符合“猎点运动计划”要求。成员们还了解到,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整数交汇点共64442个,但除去一些在南北极和海洋深处的不可到达点之外实际上只有16146可访问点,这些点分布在城市、农村、山林、河流、峡谷和湖泊等各种地形中。其中只有少于3000个点被人访问过。每个整数点的理论距离为79 公里,而我国大陆部分分布有超过1000个的整数点。据此,成员们感觉到这次定位行动的意义将更加深刻,因为,在中国大陆的这1000多个点中,鹤峰境内的这个点更具有一种神秘色彩,因为她是神秘北纬30°00'000"与东经110°00'000"的“交汇点”(Confluence)。

要找出这个点,需要的是时间,但定位小组成员们的特点是只能利用双休日才能投入到实际的定位行动。7月8日是星期六,定位小组的第一次行动就在成员们的激情中展开了。这一天,成员们在激烈的争论与讨论中,先后选择了4处位置,进一步缩小了定位范围。两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成员们6点就从鹤峰县城出发,在龙家湾村二组村民王祖贵的向导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王婧用GPS(定位仪)终于在海拔约905米的一处灌木林中找到了神秘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交叉点的位置。继而,定位小组成员又在位于“一台”的公路回头线上的防护墩标记了“观察点”字样,以便来往游人观看。

定位神秘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交叉点的意义和作用

为什么要定位这个交叉点?这是定位小组成员们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从搜集的资料分析,北纬30度的神秘大自然现象与东经110度的地域文化现象,两种现象的交合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是值得研究的。

从自然现象来看,龙家湾村陈家湾岭下有一条河叫陈家湾河,是鹤峰县母亲河——溇水河的源头之一。有关资料表明,陈家湾河对龙家湾人民并不友好,虽是一条小河,但每年到了雨水季节,龙家湾的田园、道路、农家都有被毁坏的例证,综观溇水河的所有源头,这条源头也就出现了一些多怪现象,如车祸、水灾时有发生,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一场大洪水冲毁了良田、学校、农舍、道路……因此,定位这个交叉点,能够使地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效地科学规划,防患于未然。

从旅游发展方面来看,整个龙家湾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就在交叉点的东北方向,有一道形似马鞍的山梁,当地人称“马鞍子”;位于交叉点的西北方向约300多米的一道山梁,人称“马鞍岭”;位于交叉点东南方向约200米处,就有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位叫田玉书的“地主”(当时成份)被逼住过的“老屋场”。就在陈家湾河下游约20多公里,有一道屏山,四面环水,形似屏障,在容美土司时期,唯独一座铁锁桥(今已建成一道石拱桥)才能通过,这道屏山,尤如一艘鬼斧神工的巨轮,被誉为“远古飘来的一只船”(龚光美《发现古桃源》)。也就是说,这个交叉点风景区一旦开发后,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点,而且交通方便,在前往中营乡的“二台”的公路回头线上就能观赏。这个点距张家界风景区约200公里,距长江三峡约300多公里,距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的“鹤峰满山红纪念园”景点约30公里,距闻名遐迩的宜昌古“三国胜地”约300多公里。因此,定位这个交叉点,对地域旅游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从地缘文化特征方面来看,鹤峰被誉为“中国古桃源地”,古称“容米”、“容阳”,属容美土司。“就从秦惠王灭巴(约在公元前400年)算起,到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发现容米部落的存在为止,与世隔绝、作为容米“世外桃源”时间达1700多年。查元以前的诸多史书,容米地域南面的湖南省石门、慈利(古称慈姑、零阳、孱陵)、桑植(古称柿溪、充县),西面的宣恩县高罗(古称高州、珍州)、沙道沟(古称顺州),北面的恩施、建始(古称清江、沙渠)、巴东,东面的长阳(古称艮山)宜都(古称陆城),均有不少记载,唯独容米(容美)这个南北一二百里,东西二三百里的地方只字未提。容米“世外桃源”的客观存在,亦可佐证了。”(龚光美《容米“古桃源”新证》)容美土司在当时是最为强盛的一大土司。我们查看了有关资料,这个“世外桃源”彰显出雄关险隘、狩猎遗风、洞穴文化、女性崇拜、民族个性、原始的信仰和艺术等地缘文化特征,其地缘文化特征似乎给我们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定位这个交叉点,对我们不断研究地域文化,起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所以,神秘的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交叉点的定位,仿佛把鹤峰写入一个神秘莫测的原始世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我们似乎从来没意识到这个地理现象所带来的奇特:山没有张家界的险,水没有桂林的秀。可细细想来,这里的一切却自成风格。难怪,很多专家与学者们只要一踏上鹤峰这块土地,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恩施自治州有一份资料是这样说的,恩施地处东径110度左右,北纬30度左右,北纬30度现象使恩施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侵袭,成为许多珍稀植物的避乱所,因此恩施素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的美称,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评定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之一。那么,据此看来,隶属恩施自治州的鹤峰县更是如此。从这段文字的表述里我们不难分析到,定位这个交叉点有其特殊的意义。

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的特殊性

只要对地理知识稍有了解,都不会无视北纬 30 度这个神秘意象,从人文角度上来看,北纬30度是一个怪事跌出的地带,这里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文明,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恰巧在这条纬度线上。从自然地理来看,北纬30度既有地球的最高峰,又有海洋的最深处,如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和撒哈拉沙漠都是处在这条纬线区域,这条饱含着自然信息资讯的纬线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所有令人震撼的“世界之最”、“世界之奇”、“世界之谜”,有神秘基因、谜窟破谜、日月并升的奥秘,还有神龙架的野人之谜,三星堆又是何人的杰作?种种奇景数不胜数,这么多奇物怪事一齐分布在北纬30 度这个带域,仅仅是因为巧合还是什么玄妙的“天机”呢?

专家们有三种说法:

——板块交接说。地球是由七大板块构成,这七大板块当中其中六大板块的交接地带、缝合交接线,都在北纬30度(附近),板块在地质历史时期漂移的过程当中,有的就俯冲,有的就被抬升,造成众多奇异的地质景观。

——史前超文明说。生物考古学家认为,地球历史中,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最后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之前。有人据此推断,20亿年前地球上存在过高级文明生物,但不幸毁灭于一场核大战或巨大的自然灾变。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几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痕迹,仅留下极少遗物,成了现代人类的不解之谜。

——陨石撞击说。西方著名科学家赫尔比格曾提出过一个令人惊叹的理论,地球在其46亿年的历程中,先后捕获了4颗卫星,即4个月亮。前3颗由于在运行中离地球太近,最后都坠落了。在坠落过程中,摧毁了万物之灵,形成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两颗硕大的月球都陨落在北纬30度附近。

对于中国来说,东经110度有着特殊的地理意义,这条线是区分中国东西部的标志,位于东经110度西边的地区,就是中国的西部地区,东经110度就自然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分界线。西部人更创造了灿烂的“梯田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东经110度范围有着震撼人心的人文现象。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于1984年1月23日将一颗重350公斤的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并成功定点在东经110度的赤道上空静止轨道上工作。

从自然地理来分,地理专家认为,中国南北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也就是“淮南为桔,淮北为枳。”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长江居中国江河之冠,是世界第三大河,世界第一大河是南美的亚马逊河,世界第二大河是非洲的尼罗河,长江有6380公里长,长江流向东海。有的人认为,从传统上说,长江是南北的分界线;还有的人从习惯上如四川以西的人们就认为长江是南北的分界线。北纬30度就6次穿越长江,这条神秘的线自然也就成为传统和习惯上的南北分界线。

那么,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的交叉点,也就成为传统和习惯上的神秘交叉点。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张良皋认为,北纬30度是区分中国南北的重要地理线,东经110度是区分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分界线,这两条线的交叉点在鹤峰境内。他在最新出版的《巴史别观》一书中,还提出惊人观点:鄂湘川黔交界地区即古代巴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这个“古代巴域”正好是东经110度,且靠近北纬30度。

土家族人繁衍生息在这个神秘交叉点区域

张良皋教授在《武陵土家》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武陵的奇峰异洞、悬崖巨瀑,可与世界上任何风景区媲美。更值得称道的是这里有着几乎四季如春的气候。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夏季流行烤火,其目的是为去湿;1500米以上的高山台地,夏季烤火就是为采暖所必须了。在这段北纬30度线上,往东的武汉,往西的重庆,都得“火炉”雅号,居然有这么一大片清凉世界就在跬步之间。仅就避暑的作用而言,我们称武陵地区为“南中国的瑞士”决不为过。

土家族分布,以武陵山区为主,巫山南次之,江北荆山、大巴山又次之。以东经110度和北纬30度为中心,东部到沅水、澧水流域的石门、慈利、桃源、沅陵县;西至重庆的涪陵、万州市;南到贵州铜仁地区的江口、思南县,北至重庆市的巫山及湖北的兴山县。土家族分布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面积。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有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0个县市(区),其中有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土家族自治县、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还在周边地区县建立土家族自治乡。

土家族为我国古老而又年轻的少数民族。在远古时代,在武陵山区,这块神秘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一个土著民族,以“毕兹卡”为族称保持至今。直到1957年1月3日才被中央统战部代表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关于土家族人口,1953年湘西自治州调查,州内共有19.4万人,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等县。1982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普查,全州有107万多人属土家族。在随后的40多年里,土家族人口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落实,对武陵山区的湘、鄂、渝、黔民族地区部分群众恢复了土家族成份。现今土家族人口802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土家族以勤劳勇敢,富于创造而著称于世。其基本特点被著名土家族学者田荆贵先生概括为:“有独立的语言、传统的节日、古朴的歌舞、精美的工艺、奇特的乐奏、哭唱的婚丧、特殊的信仰、自尊的禁忌、顽强的民族意识和悠久的历史遗迹”等十大民族特征。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从武陵山脉,大巴山麓,沅湘楚水走出了一大批英杰。古代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湖北省秭归县),“昭君出塞”献身于汉匈两族和平事业的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都是从巴文化区走出来的。

一般人初知武陵,大概自读《桃花源记》始:“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位渔翁发现了桃花源,出来后向世人讲述了一段神秘而美丽的故事。所谓“武陵”,指的是川鄂交界巫山山脉的武陵山,那里到处是奇峰、悬崖、峡谷和洞穴。即使请高明的地理学家来描述,也难免顾此失彼。张良皋写《武陵土家》,愿望是要向世人大声张扬武陵这个“桃花源”及其居民“土家人”,怂恿众多的“太守”和“刘子骥”来访问这里……我们要定位神秘的交叉点位置,亦有这种“张扬”的本意。

(注:此文于2012年6月21日发表于《鹤峰网》,因网站迁移至此,特结转鹤峰网起数18798次)

阅读19987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