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

怡夫
2017-12-10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该词与今天的“维吾尔”和历史上的“回鹘”、“回纥”、“袁纥”等都是同源词,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译音。可以肯定的是,今日的裕固族与维吾尔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关系。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大致而言,裕固族源自唐代的回鹘,即唐代后期回鹘汗国崩溃以后,西迁回鹘中的一支。更早可溯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或铁勒,秦汉时期的丁零。在裕固族形成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史料中,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在元代称为"撒里畏吾",明代则称“撒里畏兀儿”,到清王朝时期又称“锡拉伟古尔”或“西喇古尔黄番”。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裕固族还有一些他称,如“西番”、“黄番”等。虽然这些他称都带有一定的侮辱色彩,但是却与裕固族的来源有或多或少的关系。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

唐末五代时期的“甘州回鹘”

裕固族源自唐代的回鹘,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外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公元840年,建立汗国近百年的漠北回鹘汗国,被居于其北部的黠戛斯部(黠戛斯:汉代称“坚昆”,魏晋称“结骨”,唐代时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其后裔为今柯尔克孜族或吉尔吉斯人)打败,汗国崩溃,引起了回鹘历史上的大迁徙,他们分为数支,或南下依附唐王朝,或西迁入居河西走廊、西域及其以西地区。这样,在后来的历史上,就分别出现了三个较大的回鹘集团或汗国: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以及葱岭回鹘或哈喇汗王朝。

一般认为,迁徙到河西走廊的这一部分回鹘人,就是裕固族的主要来源。甘州回鹘人在初到河西走廊时,依附于当时统治着这一地区的吐蕃。但到公元851年左右,敦煌地方官吏张义潮收复河西十一州以后,甘州回鹘人又依附于张义潮,故在名义上也就归附了唐王朝。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漠北回鹃汗国与唐王朝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这一历史事实,有着重要的关系。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设立牙帐于甘州城,初步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

甘州回鹘汗国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其可汗所统辖的也只限于甘州城附近的部分部落,而其他分布在沙洲(今敦煌)、凉州(今武威)、合罗川、贺兰山、秦州(今天水)等地区的回鹘部落多半只在名义上属于甘州回鹘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在历史上共存在了一百多年。直到11世纪初,经过长期的战争,才被西夏所灭。

甘州回鹘汗国时期的回鹘,在整个民族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甘州回鹘仍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在当时,河西走廊的中部地带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同时,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甘州回鹘也有着十分发达的商业经济。在历史上,从很早起,河西走廊就是古代中西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交通要道。甘州回鹘也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这一时期的东西方贸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史载:“回鹘可汗仁裕雄临朔野,虔奉中朝,一方之烽燧篾闻,万里之梯航继至”(《册俯元龟》卷965)。当时的甘州回鹘几乎垄断了中西贸易往来之利。在甘州回鹘人控制河西走廊的一个多世纪里,甘州回鹘人的足迹西到波斯、阿拉伯,东到中原各地及契丹地区,为促进当时的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州回鹘汗国仍然同当时的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关系,他们仍然继承了漠北回鹘汗国时期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关系的传统,继续“世以中国为舅”,而中原王朝也“常以甥呼之”(《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到北宋时,也仍然保持着这种甥舅关系。中原王朝也曾多次册封甘州回鹘可汗,如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三月,册封甘州回鹘可汗仁美为“英义可汗”,后晋大福四年(公元939年),又册封可汗仁裕为“奉化可汗”(《晋书》卷四,高祖记四)。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诏甘州回鹘外甥可汗王夜落隔通顺,特封归忠保顺可汗王”(《宋史》卷490,回鹘传)。此外,双方还始终保持着通使、朝贡等密切的往来关系。

宋代的“黄头回纥”

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省西宁一带),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也有人认为这支回鹘人后来又继续西迁到了沙州以南地区);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另一部分回鹘人,且很可能是甘州回鹘的主要部分,包括其可汗“夜落隔”在内的皇室集团,则退居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此后直到元朝时期的裕固族先民的历史,在汉文史料中的记载十分稀少。仅有个别的记载说,大致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地区,活动着被称为“黄头回纥”的部落。历史研究表明:“黄头回纥”大体上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的甘州回鹘后裔,也是元代“撒里畏吾”人的先民。因为,一般认为“撒里”即“黄色”、“黄头”,“畏吾”即“回纥”。尽管学术界对“黄头”二字的不同解释不下五六种,但是却一致肯定:元代“撒里畏吾”就是宋代“黄头回纥”的直接后裔。

元明时期的“撒里畏吾”及“撒里畏兀儿”

公元1226年,蒙古大将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地区。从此,在裕固族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仅撒里畏吾人被纳入到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而且,许多蒙古部落也随各宗王镇戍该地区而进入到了撒里畏吾人地区。蒙古族百姓与撒里畏吾人基本上在同一地区游牧,这样就使在裕固族先民创造的回鹘文化中,又融入了许多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明代(即蒙古北元时期)。

明代史料中,称裕固族先民为“撒里畏兀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王朝遣使持诏谕镇守撒里畏吾人游牧地区的元宗室宁王卜烟帖木儿(宝彦特木尔),后又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并陆续在撒里畏兀儿人地区设立了安定卫、阿端卫和曲先卫;在撒里畏兀儿人与蒙古族杂居的地区设立了罕东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和罕东左卫,史称“关西七卫”。各卫的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族及其后裔。在明代,回鹘民族的一支与蒙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共同的“撒里畏兀儿”这一民族称谓下,这支回鹘人也越来越不同于从前的回鹘人。同时,当地的元代蒙古族后裔也日益有别于早期的蒙古族。古代的回鹘人与蒙古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日益接近,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部分蒙古人学会了回鹘语,同时,部分回鹘人也学会了蒙古语。由于各地蒙古人的势力不尽相同,因此,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古代回鹘人所受到的蒙古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却在明代中后期基本形成。因此,这一新的民族共同体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最终选择了东迁。这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抉择。

到了明代中后期,关外诸卫各自为政,相互攻杀,使得裕固族先民的社会经济受到了较大损失,这是他们东迁入关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当时的撒里畏兀儿人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威胁。在其南部,有来自今青海省一带的蒙古族势力的袭扰,且在明初就有蒙古族贵族朵儿只巴的侵扰;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属于东部蒙古族的永谢布酋长亦不剌(伊布拉)入居青海并袭扰“撒里畏兀儿”诸部,使得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部众大规模东迁入居嘉峪关以内。在其北部,又有蒙古瓦剌部的南下袭扰,并对沙洲卫、罕东左卫、赤斤蒙古卫等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西部,还有威胁更大的吐鲁番伊斯兰教势力的不断东扩,他们也试图征服“撒里畏兀儿”人,使之皈依伊斯兰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已经信仰了佛教(藏传佛教)的撒里畏兀儿人才选择了东迁,选择了佛教文化。裕固族先民陆续东迁以后,明王朝就将他们安置到了肃州(今酒泉)南山和甘州(今张掖)南山地区,这大体上也就是今日裕固族居住的地区。

清代的“黄番七族”

清代裕固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全民族普遍地接受了藏传佛教,并广泛吸收了藏文化。直到民国后期,当地属于裕固族各部落的寺院共有10所。最早建立的寺院为黄藏寺(又称古佛寺、“黄番寺”、夹道寺),始建于明末,其余寺院如景耀寺、康隆寺、长沟寺、慈云寺、转轮寺、莲花寺、明海寺、红湾寺和大隆寺等大都建于清代。以上寺院均属藏传佛教中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寺院。特点之二是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按照裕固族各部落所处的地域,将裕固族划分为“黄番七族”即七个部落,并封授了各部落的头目、副头目以及“七族”之上的“黄番七族总管”(《清史稿》卷134,兵志五),并赐以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历史特点之三是社会经济的衰败和人口的急剧减少。清初划分黄番七族时,共有5,000余落帐房,约6,000多人口,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所剩人口不足3,000人。

1954年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成立和同年4月黄泥堡裕固族乡的成立,使裕固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从此,开创了裕固族历史的新篇章[资料来源:郝文明、王铁志主编之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专著《中国民族》(相关内容撰稿/贺卫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概况

裕固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目前全国裕固族总人口正在接近1.5万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裕固族人口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裕固族仅有3,860人;到1964年增加为5,625人,1982年已达10,569人;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国裕固族总人口为12,279人,其中甘肃省有11,809人,而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肃南县和黄泥堡乡分别有8,820人和988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余散居在兰州和新疆哈密、昌吉等地。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Yugur),此称呼与今天的“维吾尔”(Uygur)和历史不同时期的“回鹘”、“回纥”、“袁纥”、“畏兀儿”等皆为同源汉语音译词。事实上,今日的裕固族与维吾尔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关系。在裕固族正在形成过程中,元代曾称其为“撒里畏吾”,明代则称“撒里畏兀儿”,清代又称“锡拉伟古尔”或“西喇古尔黄番”等。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

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段。其中,祁连山区主要分布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康乐区和大河区裕固族;河西走廊中段平川区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明花区裕固族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分布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在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总面积约23,887平方千米,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约1,800平方千米,绝大多数草原都分布在高寒山区。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分布在河西走廊的裕固族分属张掖和酒泉两个地区。其中肃南县明花区属戈壁绿洲草原地带,那里的裕固族仍然以畜牧业为生,而黄泥堡裕固族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总体上,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畜牧业经济是其社会经济的主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裕固族的经济形态逐渐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这就是在逐步实现定居化的同时,发展了农耕经济,如在新中国成立前,黄泥堡裕固族就已经过渡成为农耕民族,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发展又在逐渐加快。这就使得现代裕固族的经济形态具有了一定的多重性。

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业经济。

裕固族养的牲畜以绵羊、山羊、牦牛、犏牛、黄牛、马和骆驼为主,还有少量的驴、骡等。有趣的是,他们居住的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牧业方面的“名牌产品”。民间俗谚说:“水关的驴,杨哥的马,皇城的羊毛赛棉花;白银的山羊,大岔的牛,明花的骆驼力量大”。

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除汉文化之外,裕固族文化中包含有明显的蒙古和藏文化的许多成分。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代后期(公元9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其族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或铁勒,秦汉时期的丁零。他们初到河西走廊时,依附于当时统治这一地区的吐蕃。并在名义上归附于唐王朝。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人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11世纪初,该汗国被西夏吞并。在甘州回鹘人控制河西走廊的一个多世纪里,甘州回鹘人利用古代中西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不仅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同时为促进当时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省西宁一带),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另一部分回鹘人——大概是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则退处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此后直到元朝时期的裕固族先民的历史,在汉文史料中的记载十分稀少。仅有个别的记载说,大致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地区,活动着被称为“黄头回纥”的部落。历史研究表明:“黄头回纥”大体上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的后裔,也是元代“撒里畏吾”人的先民。 “撒里”(sara)即“黄色”、“黄头”,“畏吾”即“回纥”。

公元1226年,蒙古大将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地区。从此,在裕固族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仅撒里畏吾人被纳入到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而且,许多蒙古部落也随各宗王镇戍该地区而进入到了撒里畏吾人地区。蒙古族百姓与撒里畏吾人基本上在同一地区游牧,这样就使在裕固族先民创造的回鹘文化中,又融入了许多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明代。

明代史料中,称裕固族先民为“撒里畏兀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王朝遣使持诏谕镇守撒里畏吾人游牧地区的元宗室宁王卜烟帖木儿,后又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并陆续在撒里畏兀儿人地区设立了安定卫、阿端卫和曲先卫;在撒里畏兀儿人与蒙古族杂居的地区设立了罕东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和罕东左卫,史称“关西七卫”。各卫的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族及其后裔。在明代,回鹘民族的一支与古代蒙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共同的“撒里畏兀儿”这一民族称谓下,这支回鹘人也越来越不同于从前的回鹘人。同时,当地的元代蒙古族后裔也日益有别于早期的蒙古族。古代的回鹘人与蒙古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日益接近,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部分蒙古人学会了回鹘语,同时,部分回鹘人也学会了蒙古语。由于各地蒙古人的势力不尽相同,因此,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古代回鹘人所受到的蒙古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却在明代中后期基本形成。

16世纪初,东部蒙古永谢布酋长入居青海并袭扰撒里畏兀儿诸部,加上吐鲁番伊斯兰教势力的不断东扩以及蒙古瓦剌部的南下袭扰,使得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部众不得不大规模东迁入居嘉峪关以内。裕固族先民陆续东迁后,明王朝就将他们安置到了肃州(今酒泉)南山和甘州(今张掖)南山地区,这大体上也是今日裕固族居住的地区。

清代裕固族普遍接受了藏传佛教,并广泛吸收了藏文化,一批黄教寺院在当地兴起。清政府按照裕固族各部落所处的地域,将裕固族划分为“黄番七族”即七个部落,并封授了各部落的头目、副头目及“黄番七族总管”,并赐以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帽。但在清代直至民国年间,裕固族的社会经济似乎趋于衰落状态,人口急剧减少。清初划分“黄番七族”时,约有6,000多人口,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所剩人口不足3,000人,濒临民族消亡的边缘。

共和国的成立和民族政策的有效实施,使裕固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54年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4月,黄泥堡裕固族乡成立。从此,裕固族历史进入了崭新的篇章。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裕固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裕固族曾是一个纯畜牧业民族,而且当时的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不仅畜种品质差,而且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允许畜群的大量繁殖,因此也只能十分勉强地维持简单的生活。1954年以后,整个经济结构得到了彻底调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了皮革厂、被服厂、农牧具修配厂、地毯厂、奶粉厂等。8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60多家,其中采矿业的发展更是效益突出,铜矿、煤矿、萤石矿等已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裕固族地区的工业经济又呈现出新的态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如鹿产品系列,包括各种品牌的茸血酒、鹿茸、鹿血、鹿肉制品、鹿胎膏等,成为深受当地各民族群众喜爱的滋补营养品。

进入90年代以后,裕固族中已有4人获得了硕士学位,这是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个零的突破。更让当代裕固人自豪的是已有3位裕固族同胞在国内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同样也是该民族历史上零的突破。

现在,裕固族大体上使用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属蒙古语族)、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属突厥语族)和汉语。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本民族书面文学的局面已被打破,裕固人开始用汉语来进行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到80年代以后,一批高等院校的裕固族大学生开始了一种自觉的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其中以他们的诗歌、散文创作较为活跃和集中。大学生们以及他们在走出校园以后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裕固族现当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语言文字

裕固族目前大致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一种称东部裕固语,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口约各占半数。另一种为汉语。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保安语、土族语等关系密切。操西部裕固语的人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西部;居住在自治县东部的裕固族则操东部裕固语。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及肃南县明花区前滩等地的裕固人则讲汉语。东、西部裕固语有差异但相同词汇居多。

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最早使用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后来,随着汉文在裕固族地区的传播,裕固族已开始通用汉文文字。

宗教信仰

裕固人最初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公元7世纪以后,摩尼教传入,唐代以后裕固族先民在进入河西后接受了汉传佛教,后来受到藏族的影响,开始信仰藏传佛教。但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裕固族人口的稀少等原因,使得藏传佛教传入到裕固族地区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再者,由于各种原因,宗教信仰在裕固人的信仰世界中,并没有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宗教信仰上的“反弹”现象,但在裕固族地区却没有出现类似现象。到目前为止,原来被毁的寺院中,也仅有长沟寺、明海寺和康隆寺得到了有限的恢复,总共也只有四五个僧人。因此,在总体上,当代裕固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宗教信仰意识趋向淡薄。

同时,裕固人的宗教信仰中仍然包含有很大比例的原始萨满教信仰的成分。裕固族萨满教的巫师称“也赫哲”或“喀目”。在从前,由也赫哲所主持的仪式活动主要有每年农历正月举行的祭“汗腾格尔”(祭天神)仪式、农历六月举行祭鄂博(敖包)仪式以及各种治病求福的巫术活动。另外,现代裕固人对火的崇拜现象、火葬习俗、许多驱邪禳灾活动等,都与古老的萨满教信仰有关。在上述各种仪式活动中,80年代以后恢复的主要是祭鄂博仪式。此仪式的恢复可能与藏传佛教中的类似的宗教活动有关。现在裕固族地区的祭鄂博仪式多以行政村为单位举办或轮流举办。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将这类活动与当地的旅游接待活动相结合,使原来的祭鄂博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越来越具有现代民族文化传播意义。

饮食文化

在裕固族传统饮食中较具民族特色的食品种类主要有手抓羊肉、酥油奶茶、羊下水加工品、烧壳子(烤制的面食)、酥油面饼(裕固语称“亚合吧”)、锁阳饼等。这几种食品至今仍然十分流行,深受各地裕固人的喜爱。

由于历史原因,裕固人特别是偏远牧区的人们很少能吃到蔬菜,如今这种状况已得到基本改变,离城镇近一些的地区可随时买到各类新鲜蔬菜。相比而言,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手抓羊肉是裕固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此外,还有烤全羊、羊肚烤全羊(羊肉剁碎后装入羊肚内,然后埋入火堆烤制而成)。不论是在草原牧区,还是在各地都市,上述食品都被裕固人认为是“地道”的本民族的特色食品。

裕固人禁食“尖嘴圆蹄”肉。“尖嘴”主要指飞禽和鱼类,“圆蹄”则指驴、骡、马这三种动物。现代裕固人基本上不禁食“尖嘴”类动物,而对于"圆蹄"类则仍禁食。另外,不在“尖嘴圆蹄”之内的狗肉,也在严格禁食之列。喝茶时一般用一根筷子,忌用两根。给客人递茶碗、敬酒时忌用单手,须为双手以表敬意。
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有一日三茶一饭或两茶一饭的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一般都先将净水或刚开锅的茶舀一勺洒在帐篷周围,意味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然后调入酥油、食盐和鲜奶反复搅动后即可饮用。如果再加上酥油、奶皮、曲拉(奶疙瘩)、炒面、红枣或沙枣就可当早点了。中午也要喝茶,到了晚上,待一切劳动结束后,才开始正式吃饭。晚上吃的饭一般以米面为主,有米饭、面条、面片等。

裕固族平时喜食牛、羊肉,通常把牛、羊肉做成手抓肉、全羊、牛、羊背子(即把完整的牛、羊臀尖带骨煮熟上桌)、焖羊肉条、风干羊肉干、牛、羊杂碎汤等。除牛、羊肉外,也食猪肉、骆驼肉、鸡肉或炒菜。食用牛、羊时常佐以大蒜、酱油、香醋等。

裕固族牧民常采集一些野葱、沙葱、野蒜、野韭菜和地卷皮(类似木耳)等野菜。秋季草原上到处都有鲜蘑,所以鲜蘑是入秋后常食的菜。

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牦牛奶、黄牛奶和羊奶为主制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裕固族还喜欢在大米饭里、粥里加些蕨麻、葡萄干、红枣,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黄米饭内加些羊肉丁、酸奶,作为主食。

裕固族平时还喜将面粉做成面片、炸油饼、包子等,最拿手的是吃水饺,到了冬天,家家都要做许多饺子,然后冻起来,现吃现煮,有的人家甚至一直可以存到春天大忙时再吃。

在喜庆的日子或有客人拜访时,裕固族家家户户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进行庆祝和招待,待客和节庆期间,最讲究、最好的菜肴是牛、羊背子和全羊。其中以烤全羊最具特色。

在野餐时,也有将猎获的野羊切碎,装进翻过的羊肚子内,埋进余火燃烧的火坑,培上黄土、抹上泥巴,焖半天的时间即熟,参加野餐的人佐以野葱、野蒜、地卷皮,尽情享用。宴客或节庆,一般都有肉便有酒。裕固族饮酒时有一敬二杯的习俗。饮用的酒除白酒和各类果酒外,更多的是独具特色的青稞酒。

传统节日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剪马鬃节、祭祀“腾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祭“腾格尔汗”仪式源自古老的萨满教习俗。“腾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腾格尔汗”即“天神”(也称“长生天”)。

裕固族的春节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篷、棚圈,表示清洁吉祥。吃过年饺子后,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赠送礼物。送礼时,先将礼品装在精美的袋子里,上面用一块四方白布对角折叠成三角形封盖,类似哈达,表示吉祥如意。晚上帐篷内灯火辉煌,举杯饮唱,通宵达旦。

从初一到十五为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多举办酥油灯花展,僧人头戴牛头马面等假面具跳“昌木”(护法)舞,边跳边念念有词,场面十分隆重。

剪马鬃节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条吉祥的白色哈达。

剪鬃仪式开始,家人牵来马驹,主人邀请客人中有经验的牧人执剪,客人互相推荐,自己再三谦让。最后,由一位公认的既善剪鬃又会歌舞的人开剪。他(她)一边剪马鬃,一边唱剪鬃歌。剪下的头一绺鬃毛,由他(她)亲自送进帐篷,敬献给“毛神”,祈求“毛神”保佑。献毕出帐继续剪,但得留一部分让其他客人剪。给主人家所有的满周岁马驹剪完后,大家进帐篷入席宴饮。酒歌对答,十分欢洽。主人尽量使客人多吃多喝;客人热情赞扬主人治家有方,牲畜兴旺。饭后,主人骑上刚剪过鬃的小马驹,奔驰而去,每过一家,都会受到别人的祝贺。剪马鬃,有点像给少年行成人礼一样受到普遍重视。

以游牧为生的裕固族,对马有着特别的情感。有一匹好马,对于一个裕固族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裕固族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赛马会,在充满节日气氛的草原上,赛马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

风俗习惯

服饰

裕固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独具民族特色。男子头戴圆顶卷檐白毡帽或大檐礼帽(在冬季则多戴狐皮帽),足蹬长筒皮鞋,身穿高领左大襟长袍,腰系红、蓝色腰带,过去在腰带上还挂有腰刀、火镰、火石、小佛像、酒壶、鼻烟壶、旱烟袋等物。在山区靠近藏族的地区,男子的服饰又受到藏族的影响,部分裕固族喜欢藏族服饰。妇女一般头戴喇叭形白色毡帽,或红缨帽,前缘镶有两道黑边,帽顶缀有红线穗子,后缘微翘,前沿平伸;身着高领长袍,外套坎肩;衣领、袖口、襟边用各色丝线绣有花边图案。妇女所戴的尖顶红缨毡帽和佩带色彩鲜艳的“头面”具有其典型的民族特性,二者也是裕固族已婚妇女的特殊的服饰。裕固族未婚女性则有她们特殊的服饰,即戴在头上额前的“沙达尔格”、佩带在胸前的一块“顺格尔”和背后的“格玉孜克”。未婚女子常梳五条或七条发辫;结婚后,先把头发辫成许多小辫,然后结成三条大辫,两条垂胸前,一条垂背后,辫子上缀以彩珠、银牌、珊瑚、贝壳等饰物。

居住 交通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裕固族在历史上曾主要以毡帐为家,随水草迁徙。直到本世纪50年代,除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少部分裕固族外,其余大部分裕固族牧民都仍然以帐篷为主要居住场所。裕固族牧民所居住的帐篷在外形上与藏族牧民的帐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制作材料多为驮牛毛织物,其特点是遇水后密而不漏,故不怕雨雪;阳光暴晒时则疏而透气,故凉爽宜人。如今,在当地各旅游景区,帐篷已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接待设施。

帐篷过去多为圆锥形,现方形居多。扎立帐篷,多选择避风向阳的地点,根据山形和水路确定坐向,多坐北朝南,也可朝西或朝东,惟忌帐篷门朝向北方。

裕固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风格和类型上,受到周围汉民族文化较多的影响,从建材的选择到结构样式,基本上与邻近汉族地区相同。但各户人家一般都相距一两千米甚至几十千米。故在院落布局上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如堂屋多为东向且两侧多有厢房,院门一般也向东开。在紧靠院落的两侧又有畜圈(包括有篷和无篷的羊圈、牛圈)、草圈(用来储备冬季饲草)等。

裕固族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马、骆驼、牦牛、驴和骡子。马匹是各地裕固族牧民放牧和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山区,牦牛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牲畜种类,耐力强,善于跋山涉水,被誉为“高原之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牦牛仍然是当地主要物资运输工具。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生活在河西走廊的裕固人主要以骆驼为运输工具,作为一个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诞生的民族,裕固族的先民曾在这条东西向的交通要道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近代社会,驼队运输也仍然是当地裕固人谋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传统的交通工具如今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来的重要作用。摩托车已经取代了马匹而成为放牧的工具,摩托车、越野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正在改变着裕固人的游牧方式和生活方式。

待客礼节

裕固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家中来客人,裕固人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来招待客人。裕固族民间俗语说:“进门就是客,待客如敬神”。可见其热情程度。裕固人招待客人一般都离不开酒、手抓羊肉和酥油奶茶,而且"歌声不断酒不断"。

幼儿剃发仪式

传统的裕固人并不特别在意生男还是生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故在裕固族社会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有男性传宗接代的宗法观念。妇女的家庭地位较高。

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时间一般选择在农历五月初四或六月十三。这是裕固人家的一件大事,一般都十分重视。届时要请许多客人,包括邻居、部族头人、宗教上层人士以及重要亲戚。仪式上还要宰羊招待客人,而每位客人则要给要剃头的小孩各种礼物,其中小孩的舅舅给的礼物最重。有趣的是以舅舅为首的客人每人都要按照辈分高低、年龄大小依次剪一绺头发,若某位重要的客人未到,则要在小孩头上专门留一撮头发,待日后补剪。主持仪式者还要朗诵专门的《剃发祝词》。

婚礼“五道关”

裕固族的婚礼仪式也很有特点。主要经过以下五道程序:

(一)戴头面仪式:婚礼的开始仪式,即在新娘家给新娘戴上象征女子已婚的头面和尖顶红缨毡帽。仪式上要唱各种《婚礼歌》。

(二)“打尖”仪式:送亲途中由男方家派人举行的迎接送亲队伍的仪式,仪式上要祭祀各种神灵,女方客人还要故意刁难男方的代表。

(三)“踏房”仪式:女方送亲队伍要分批骑马冲击设在男家门前的小帐房(裕固语称“道尔朗”),并力图把小帐房“踏倒”。小帐房是供新娘休息的,而男方家则事先早已派人躲在小帐房内大声喊叫,防止小帐房被女方家送亲队伍“踏倒”。此仪式以男家集体出动,抓住对方马缰为结束。

(四)新娘过火堆仪式和新郎箭射新娘仪式:这是一种辟邪、求福的仪式活动。男家在门前点燃两堆火,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从小帐房走出,并从两堆火之间走过。裕固族新娘不能直接进入男方家门,她必须先在小帐房内休息片刻之后,经过火的洗礼,才能进入男家。在新娘过火堆的同时,新郎站在火堆的另一侧,向新娘射出一支用红柳条做成的软箭,以射中新娘腰部以下为吉。

(五)“尧达曲格尔”仪式:这是在男方家举行的正式的婚礼仪式,仪式的主要内容就是给新郎换上新衣即"冠戴新郎",给新郎赠送“尧达”(裕固语称“尧达曲格尔”)。“尧达”是一根绵羊后腿骨,缠以黑白两色羊毛,它是裕固人已婚的标志,婚姻的凭证,象征着两性的结合和婚姻的美满。在此仪式上要请主持人朗诵婚礼祝词:《尧达曲格尔》,它主要讲述各种古老婚俗的起源、尧达习俗的来历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能完整朗诵该祝词的仅剩几位70多岁的老人,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民族政策的落实和当地社会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已有许多年轻人也学会了朗诵古老的婚礼祝词。

葬仪

裕固族地区主要有三种葬俗,即火葬、天葬和土葬。火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西部地区。一般人死后,先换新衣服,用酥油封七窍,然后将遗体收拢为“胎儿状”,并用绳子捆扎。再将遗体平放在用白布围成的长方形围帐内。停尸期间要请喇嘛念经超度。亲朋前来燃香吊唁。出殡多在傍晚。其方法是将尸体放在一块毯子上或白布上,四角由四人拉起,抬到本家族固定的火化地点。在火化地,事先已挖好十字形沟槽,并在十字上架木柴呈井字形,然后将遗体头南脚北,面东背西放在柴堆上,并在木柴上洒酥油和白酒。喇嘛念经后,再围绕柴堆边念经边走,最后点燃木柴。送葬者等到整个柴堆燃完以后方可回来,且在回到家门时不能直接进入家门,而要从家门前专门点燃的火堆上跳过方可进入家门,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火化后的第三天,由死者的女性亲属前去拾骨灰,然后按死者的年龄辈分埋入自家坟场内相应的位置。

扯布抬尸者一般要求是死者的儿子或平辈亲属;送殡者必须是已婚男性亲属而且人数必须是去时为单数(包括死者),回来时为偶数(留下死者);死者亲属在49天内,男子不剃须发,妇女不洗头梳头;49天内,每日向着火化地点燃火祭奠;逢死者的“头七”到“七七”及周年都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其中“七七”及周年的祭祀活动较重要。“七七”祭祀后亲属方可抹孝,恢复正常生活,民间认为死者已经进入天国了。
天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东部地区,除少数有一定地位的人可以火葬外,一般人都要天葬。人死后,家人亲属为死者换新衣,在家中停放一天,通知亲友吊唁,同时请来喇嘛念经超度。次日即被抬到本家族固定的天葬地点,将死者衣物脱去,头南脚北平放在一块大石头上或三块石头上,请喇嘛念经后送殡者即可离去。三日后亲属前去察看,若尸体已经被啄食干净,则认为死者已升天,否则,就要再次请喇嘛念经超度,直到啄食干净为止。然后在原来放尸体的地方垒起一堆白石头,象征死者的升天之地或坟墓。

土葬主要流行在黄泥堡裕固族地区和肃南县前滩乡裕固族地区。这一带由于靠近汉族农业区,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故土葬很可能是受当地汉族影响而形成的丧葬习俗。

禁忌

饮食禁忌:裕固人禁食“尖嘴圆蹄”肉。“尖嘴”主要指飞禽和鱼类,“圆蹄”则指驴、骡、马这三种动物。现代裕固人基本上不禁食“尖嘴”类动物,而对于“圆蹄”类则仍禁食。另外,不在“尖嘴圆蹄”之内的狗肉,也在严格禁食之列。

礼仪禁忌:喝茶时一般用一根筷子,忌用两根。给客人递茶碗、敬酒时忌用单手,须为双手以表敬意。
火之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忌往火中扔不洁之物;忌将刀、弓箭、针等这些利器对准火;冬日取暖忌将脚直接放在火上或火盆、火炉上面,也不能将鞋袜、内衣等不洁之物放在火上烘烤。

裕固族过去的禁忌较多,如每家都敬奉承“毛神”,别人的枪支、弹药、牧鞭、生肉、生皮不准拿进帐篷。传说“毛神”穿红衣、骑红马,故俗人穿红衣、骑红马不准进帐篷。客人进帐篷后,男左女右分坐。

艺术天地

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由于裕固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在总体上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除汉文化之外,裕固族文化中包含有明显的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的许多成分。同时,多种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也使裕固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

裕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本民族文字失传,反而使其民间口头文学十分发达,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不仅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鹘等民族民歌的许多特点,而且与今日匈牙利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本民族书面文学的局面已被打破,裕固人开始用汉语来进行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高等院校的裕固族大学生开始了一种自觉的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其中诗歌和散文创作较为活跃。大学生们以及他们走出校园后的文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裕固族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有关裕固族文化方面的出版物主要有《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选》、《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选》、《奔腾的彩虹马》(上下两辑,即小说辑和散文辑)、《裕固族风情》、《肃南纵横》、《中国裕固族》等。形式多样的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已成为中国文艺百花园中别具一格的奇葩。

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职业歌手。唱歌在裕固人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裕固族有句俗话:“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在裕固人放牧的草原和山坡上,可以看到数不清的牛羊,并随时会听到引人入胜的歌声。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裕固人平日的聚会、招待客人等场合,裕固族传统民歌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唱歌敬酒,是裕固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重要方式,可谓“歌声不断酒不断”。欢快的歌声表达着裕固人的热情与豪爽。裕固族传统民歌主要有《裕固人来自西至哈至》、《黄黛琛》、《萨里玛克》、《紫红的檀香》、《蜜蜂姑娘》、《阿乌拉》以及劳动歌(包括驮户歌、割草歌、擀毡歌及各种奶畜歌)和婚礼歌(包括梳妆歌、戴头面歌、哭嫁歌、告别歌、送亲歌)等。

裕固人最出色的民族乐器可能是富有美丽传说的天鹅琴——但这种琴似乎尚在传说中。有人说它是一种白色的六弦琴,形状犹如天鹅。裕固人常用的民族乐器主要有海螺号、咪咪等。

裕固族人民擅长造型艺术。他们编织的毛袋、毯子和御马套具等都织有优美的图案,妇女的衣领、衣袖和布鞋上也绣着各种花、草、鱼、虫、兽等,色彩绚丽谐调,富有特色。

《萨娜玛珂》

裕固族著名叙事民歌,虽有多种变体,但有固定曲调。主要歌颂和缅怀裕固族历史上的女英雄萨娜玛珂。据传,她是某位部落首领之妻,在一场与外部落的战争中,她毅然参战。足智多谋、武艺高强的萨娜玛珂赢得了人们的信赖,然而在凯旋归来的途中,她却身负重伤,香消玉损。这首哀婉动人的民歌表达了裕固族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无限追念之情。

《尧达曲格尔》

裕固族民间婚宴祝词。祝词共二百多行,韵味很浓。标题含意为“赠送尧达”,“尧达”在裕固语中表面上是指绵羊后腿的第二节骨头,但隐喻着雄性特征。裕固人在婚礼上还要将这节骨头带肉煮熟,缠上黑白两色羊毛,赠给新郎。新婚之夜,新娘新郎共食“尧达”肉。骨头由男子终身保存。“尧达”同时被裕固人视为婚姻的凭证。《尧达曲格尔》主要向人们讲述人类婚姻的起源,解释“尧达”的来历等,文学价值很高,是裕固族重要的口碑文献之一。

体育娱乐

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摔交、赛马、射箭和拔棍等。

摔跤

裕固族把摔跤称为“玛呢啊拉斯”。摔跤时,自愿报名或由众人推荐摔交手。比赛开始前,双方侧身抱好对方的腰,双方都认为抱好后,主持人宣布开始。如果强弱悬殊,很快就见分晓。如势均力敌,那就要看双方斗力、斗智。可以用脚绊倒对方,可用极低的姿势压倒对方,可用僵持的办法稳住自己的阵脚,以消耗对方的体力。裕固族摔交不仅是一种力量的角逐,而且也是技巧、智慧和毅力的较量。
过去,裕固族把摔
跤视为一种民间赛事。对胜者一般没有物资奖赏,但被牧民们视为好汉,裕固语称为“巴特尔”(英雄)。获胜的小伙子受到人们的赞誉,更会得到姑娘们格外的青睐。

赛马

和蒙古等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一样,裕固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裕固族人民非常喜爱赛马。千百年来,裕固族一直离不开马。裕固族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孩子出生,还在襁褓中就由他们的父亲背或抱着骑在马背上。所以裕固族人民和马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谁家要有一匹好骏马,就感到荣幸和自豪,会受到别人的称赞和羡慕。

裕固族在传统节日、庙会、祭祀、婚礼等重大场合都要举行赛马活动。平时,青年男女走到一起,为了比试骑术高低,坐骑优劣,经常自发即兴比赛。大家议定一座山、一棵树或一户人家为终点,一人吆喝,众人扬鞭骏马飞奔,赛马就开始了。正规的赛马活动则由行政单位组织,少则数十匹,多则上百匹,蔚为壮观。

裕固族赛马,分为走马赛和奔马赛两项。走马赛:比马的走势,要走的快、稳,步子不乱;奔马赛:主要是赛速度。参赛马匹跑完规定路程,决出名次。对夺前三名的骑手和马,要披红挂彩,奖品多为马鞍具、茶砖、哈达之类。

草原上的人们常说:骏马还要有好骑手。一匹好马,不但身材素质要好,还要有好的走势。马的好走式又是骑手辛勤训练的结果,骑手要下好几年的苦功夫才成。而一个好的骑手不但要有很好的骑术,还要有胆量和勇气。赛马获胜,是马和骑手互相配合的结果,也是二者多年辛勤努力的成果,是力量、技巧、胆量和勇气的巧妙结合。

射箭

自古以来,裕固族为了能够生存,练得弓马娴熟。用弓箭打仗,靠弓箭狩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了各种式样的枪支,弓箭也随之慢慢地退出了裕固族的生活领域。但即便如此,现在常有年轻人自制弓箭,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指定某一目标,弯弓射箭进行比赛。而且,在裕固族婚礼上,新郎要预先备好红柳制成的弓和三支箭。在新娘走进家门的时候,新郎要三箭齐发轻射新娘,意为射箭驱妖,箭要射在新娘腰带以下部位,以射中为吉利。新郎为了射中这关系重大的三箭,平时要进行射箭练习。颇有盛名的裕固族射箭,现在大致只能在婚礼上中偶见一斑。

拔棍

拔棍是裕固族小伙子在牧场上进行的一种民间体育运动。夏季草原牧草茂盛,羊群不会跑散,放牧的小伙子往往聚集到一起,通过拔棍一决胜负。

拔棍时,俩人面对伸腿坐地,双脚相蹬,拿一根结实的木棍横在中间,两人双手紧握木棍,号令“开始”,便使劲往自己怀里拔棍。只要先把对方的臀部拔离地面,就算胜利。胜者洋洋自得,败者将受到挡羊、赶马的惩罚。拔棍看似容易,实际是一项全身性的竞技项目,而且拔棍方法简单,所用棍棒随处可寻,又不需要大的场地,所以深为裕固族男子所喜爱。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转接原《今源资讯》网浏览数2679)

阅读3668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