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

怡夫
2017-12-10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称京族。根据群众回溯和现有文字材料,京族的祖先从十五世纪开始,就陆续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安省)等地迁到今天的东兴各族自治县巫头、澫尾、山心等岛,最先居住在巫头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逐渐向澫尾、山头、潭吉等地发展。在澫尾村的乡村中有“先祖父洪顺三年从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的记载。洪顺是越南十六世纪封建王朝的年号,洪顺三年即公元1151年,相当于我国的明朝武宗正德六年。从此可以看到,迁来澫尾这部分京族,至少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

 京族的祖先迁到江平地区时,邻近的恒望、红坎、贵明、佳邦等地早已有汉族居住。当时的巫头和澫尾还是丛林密盖的荒岛,后经京、汉两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驱蛇蟒、伐荆棘、筑海堤、垦荒坡,开拓了自己的家园。山心和潭吉原来也是荒凉的小岛,与陆地隔着一片汪洋,京汉两族人民携手合作,修筑了海堤,把两个小岛和陆地连接起来,使它变成了两个半岛,既便利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又开辟了大片土地和盐田,发展了生产。

京族劳动人民初迁来时,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以简陋的渔业工具捕鱼,后来向邻近汉族学会了种植水稻,才逐步扩大起来。适应着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盐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也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制鱼汁业相当发达,成为京族地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京族在迁到江平地区之间已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迁来之后,在京、汉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农业渔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红坎村“哈亭”的碑文上,就有“官事重役,不堪其苦”,“人民饥馑……”等记载,反映了京族劳动人民过去生活的悲惨景况。

1840年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了我国的大门之后,京族地区长期被法国帝国主义者侵占和统治,在法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京族地区的渔、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洋纱、洋布的大量倾销,京族人民的许多传统工业被迫停业,不少渔民、农民在法帝国主义者的催残下,倾家荡产,流落到当时法帝国主义者统治下的越南海防做劳工,受尽了折磨。

解放前国民党的统治更使京族人民遭受空前的灾难。国民党反动派对京族劳动人民的榨取,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如“用粮赋税”、“渔盐海税”、“人丁税”、“过秤税”、“乡保长米”、“自卫班长”等,无奇不有。京族社会长期留下来的以“翁村”为首的长老制度,也被利用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的统治和压迫下,京族人民曾经和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直到1949年底,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攻势下,逃窜于附近竹山地区的国民党残余匪军全部被消灭了,京族地区才获得全面的解放,京族人民才得以翻身,作自己土地上的主人。

概况

京族是主要从事沿海渔业的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共有18749人(1990年),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巫头、万尾、山心三个海岛上,俗称“京族三岛”,其他则与汉族杂居在江平镇街道及潭吉、红坎、恒望、寨头、米漏、瓦村、东兴镇、三德村等地。

京族居住在祖国南疆的海防线上,面临南海的北部湾,背倚十万大山,与越南仅一水之隔。其中巫头、万尾二岛与越南近在咫尺,鸡犬相闻,涉水可渡。万尾、巫头、山心三岛,是由海水冲积而成的沙岛。其中万尾、巫头二岛海拔只有8米,万尾岛面积最大,为13.7平方千米,巫头岛最小,只有5.13平方千米。“三岛”与大陆距离很近,退潮时可徒步往来,20世纪60年代,通过人工填海已与大陆相连。其他与汉族杂居的则是海岸边的村落。

京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全年最高气温为摄氏34度,最低摄氏3至4度,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1.5度至28.3度,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是个“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也常放”的地方。岛上夏季虽然气温偏高,但由于雨量充沛,加上有海风调剂,所以不仅不干燥炎热,而且凉风习习,清爽宜人,是一个避暑胜地。

京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南面的北部湾是著名的渔场,盛产鱼、虾、蟹、贝等各种海产品,有鱼类7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丰富的达200多种。珍珠、海马、海龙是医药上的名贵药材。北部湾海水含盐度达31%以上,适宜于制盐业的发展。除渔业外,还种植水稻、红薯、花生、芋头和玉米等。盛产香蕉、木瓜、黄皮果、龙眼、菠萝蜜等亚热带水果。沿海还生长有被称作“海底森林”的红树(海榄),树皮含有鞣革的单宁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竹山等地有铁矿、独居石。万尾岛、巫头岛有钛矿、磁铁矿、锗石英和玻璃砂等矿。

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系属尚未确定。由于京、汉两族人民长期和睦相处,绝大部分京族人民都通用汉语(粤方言)、汉文。历史上曾经使用过被称为“字喃”的方块字,“字喃”直译为喃唱的文字,即民间喃唱的“土俗字”,它采用汉字的构字方法,并用汉字表音和表意,直到解放前在歌本和宗教经书中还使用。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称为京族。京族的祖先是从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万尾岛京族订立的乡约中,有“承先祖父洪顺三年贯在涂山,漂流出到……立居乡邑,壹社贰村,各有亭祠”的记载。“洪顺”是越南16世纪封建王朝的年号,“洪顺三年”即公元1511年,相当于我国明朝武宗正德六年,由此可见,万尾岛的京族是我国明朝年间迁来的,至今已近500年的历史。

京族的祖先迁到江平地区时,邻近的潭吉、恒望、红坎等地已有汉族居住。而当时的万尾、巫头、山心等岛还是丛林密盖。在漫长的岁月中,京族人民和广大汉、壮等民族人民一起,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共同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关系。

京族人住在海岛上。过去的房屋全是用竹木构造,以茅草或竹篾做壁,或涂上泥巴,或用石头压着。屋内铺设竹条或木条,铺上草席,入屋脱鞋,全家人就在草席上坐卧或吃饭。现在京族人的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室内设施非常整齐、美观,房屋周围种植果树、剑麻、仙人掌等。

京族人的服装朴素美观,独具风格。男子喜欢穿长至膝盖,窄袖袒胸的上衣,下着长而宽的裤子。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头发从中间分开,两边留有“落水”,结辫于脑后,发辫一般都用黑布条缠着盘绕在头顶上。妇女上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紧身短上衣,显得极其雅致优美。

京族人在饮食方面,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以番薯、芋头为杂粮。每逢节庆之日做糯米饭与糯米糖粥。肉食以鱼虾为多,并喜欢以鱼汁做调味品下饭。

在京族人的村子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哈亭”,它不仅供奉全村人最为 崇拜的神祗,以及每个家族的祖先牌位,而且京族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节(“哈”就是唱歌的意思,“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也在这里举行。过哈节时,村子里男女老少穿着一新,聚集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唱哈等一系列活动。

哈节期间最受人欢迎的活动是唱哈,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哈哥,专门抚琴 伴奏;两位女歌手哈妹,用竹板和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过节的人们一边开宴饮酒,一边听歌伴奏,纵情欢娱,通宵达旦。每当哈节,皓月当空,海浪轻拍,青年男女们 在哈亭外踏月传情,趁花好月圆的良辰吉日,彼此敞开心扉。

能歌善舞的京族人民,唱歌时常用他们那独特的民族乐器--独弦琴伴奏。独弦琴也称“瓢琴”,多用一米左右剖成对半的大斑竹制作而成。独弦琴的音色清澈明亮,有吟唱韵味,演奏各种滑音、波音、倚音有独特效果,音质清雅,婉转悠扬,极富抒情意味。

京族一般在哈节期间要举行舞蹈活动。过去最常见的舞蹈有“跳天灯”和“花棍舞”。“跳天灯”由4-6个(或8个)女子表演:演员们上身穿白色长衣,下身穿黑色裤子,头上顶一个盘子,盘内点着三枝蜡烛,演员们手中还各拿一个杯子,杯子中也点一枝蜡烛。整个舞蹈动作不算复杂,但闪闪烛光与飘飘白衣,相映成趣,看去十分优美。“花棍舞”由一个或两个女演员表演:演员身穿白色长衫,两手分别拿着一根木棍,棍上缠着彩色纸,一般是先唱后舞,唱词的内容很广泛,有叙述父母养育之恩的,有表现男女深厚爱情的,不一而足。

近年来,京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传统的捕捞、水产品加工和浅海滩涂养殖外,还发展起了边境贸易和旅游业,实现了渔、农、工、副、商全面发展。从捕捞业来看,改变了过去小拉网和小竹排生产为主的状况,用上了机体小、速度快、操作灵活、耗油少的排尾机及先进的渔具,出海作业收入相对稳定。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冷冻技术的广泛运用,海产品销售市场更加广阔。在海洋捕捞的同时,京族人民还不断开拓市场,发展海产品加工业,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海滨陆上水面和浅海滩涂养殖业是京族三岛高效益的新兴产业。京族三岛有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1万多亩,拥有海滨陆上可开发为海水养殖的水面数万亩,现在这些资源正得以开发利用。

边境贸易日益活跃。京族是跨境民族,与越南主体民族越族有共同的语言和传统文化。他们从越南采购国内所需商品运回国内销售,又将越南市场需求的商品,通过陆路、水路运到越南销售,直接加入了边境贸易的行列。

京族三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方兴未艾。海岸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环绕三岛长达13公里的海滨沙滩宽10-20米不等,沙质细软金黄,被誉为“金滩”;海水洁净碧蓝,浅水区宽阔平坦,白日风平浪静,渔舟点点,晚间潮涨浪涌,波涛阵阵。海洋、沙滩、树林、鹤群,构成了京族三岛独特的海滨天然风光,是不可多得的海滨浴场。再加上京族人民的纯朴热情,是京族三岛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今,已建“京岛旅游度假区”,不同档次的宾馆、海洋餐馆鳞次栉比。京族三岛正张开双臂,迎接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

京族三岛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收入增加,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家用电器设备齐全。交通运输及通信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使京族三岛开始步入信息化社会。

宗教信仰

京族崇拜多种,民间的神灵崇拜,有的带有浓厚的自然崇拜色彩;有的受道教、佛教的影响而成;有的则来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他们所信仰的神,按其供奉场所,可分为“家神”、“庙神”和“哈亭神”三种。民间的神灵崇拜,并不在乎神的神位、神格和神权的高低大小,而在乎神灵身对民俗生活的参与程度。对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民间只承认其存在,却不作祭祀,而对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镇海大王以及能为百姓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却倍加崇奉。

哈亭里的神位

“哈亭”诸神和京族民俗生活关系密切。“哈亭”是京族人家供奉“村社保护神”的场所,也是村社议事的处所,此外,它还是哈节祭神、乡饮、唱哈(唱歌)娱神的地方。1911年以前的哈亭较简陋,只是木柱草盖的亭子。现在的哈亭都是砖瓦房,较大的占地约200平方米,能容纳一二百人坐席。哈亭正殿供案上设置诸神神位,但其所奉供的神灵各村有所差异。澫尾、巫头两地的哈亭,供奉的是镇海大王、高山大王、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和光道大王,合称“五灵官”,其中以镇海大王为主神,余四位是副神。山心哈亭供奉的主神是光道大王,副神是镇海大王以及本境土地。

京族神谱初录

(1)祖灵

民间相信祖宗有灵,各家厅堂的正壁上都设有神台,以供列宗祖灵。这种神台又称“祖公”,上写“○(姓)门堂上历代先远宗亲之位”。有固定的香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添丁、婚嫁等喜庆事都要烧香供祭。民间称祖灵为“家神”,认为祖灵能庇佑子孙后代,有时还能以某种形式表其“神意”。

(2)灶君

民间把“灶君”看作玉皇大帝派驻各家监察凡人的“天神”。“灶君”的神位多供祭于厨房的灶头边,也有些人家是供于祖公棚上的。灶君供于灶边,由于每天煮的食物,灶君都已随时“享用”,所以平时祭祀都不再另行上供。只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专门供奉灶君一次,因为这天是灶君返天廷向玉皇“禀报”的日子,在这期间,人们说话做事可以无拘无束,俗称“顺顺利利百无禁忌”。到了除夕,又给灶君烧香,迎接他回来。

(3)天官、土地

京族人的庭院在与厅堂门口对面约四、五米的地坪上,有一座以砖或石头砌成的神台,高约一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开官”,神位写“天官赐福”,天官被奉为“福神”;下层是“土地”,神位写“土家土地”或“本家土神”,土地为家宅“保护神”。

(4)观音、三婆

民间认为,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和送子造福的法力很大的神。京族地区供奉观音的寺庙有巫头岛的“灵光禅寺”和澫尾、山心、红坎等村的“三婆庙”。在三婆庙中,观音被奉为“观音老母”,是三婆庙中的“三婆”之一,另两位是“柳行公主”和“德昭婆”。

(5)伏波将军

红坎村有伏波庙,供奉东汉时代的伏波将军马援,以正月十五为神诞日,举行庙祭。

(6)田头公

田头公即田间保护神。

(7)海公、海婆

京族把大海视为“神灵”,在船头设“海公”和“海婆”的神位,每次出海都焚香祷告。每年腊月二十至二十八日,同伙作业的“网丁”聚集在一起,由“网头”主持“做年晚福”仪式,祈求海公、海婆保佑来年生产丰收顺利。

(8)佛、十殿阎王、羽林大神、金刚大神和至德尊神

以上是丧礼中“做功德”时所供的神。

(9)杜光辉

清末抗法民族英雄,率领京族人民参加刘永福抗法黑旗军。澫尾村杜姓降生童奉他为“祖师神”,神诞农历四月十四日。

以上为家神、庙神等民间神,以下为哈亭诸神:

(10)镇海大王

全称为“白龙镇海大王”,是三岛的开辟神和海上保护神。镇海大王在哈亭中的神位平日只是虚设,每逢哈节,要到海边举行仪式,遥对大海那边的神庙把他迎接回哈亭中享祭。

(11)高山大王

也称高山神,全称为“高山神邪太上等神”,是专管山林之神。其在哈亭中的神位平日也是虚设,每逢哈节才到庙里把他接到哈亭里祭祀。

(12)广达大王

全称为“圣祖灵应广达大王”。

(13)安灵大王

全称为“点雀神武安灵大王”。

(14)兴道大王

全称为“陈朝上将敕封兴道大”,亦简称“陈朝上将”。

(15)后神

在山心哈亭正坛神座左侧,还设有“后神”的神位,后神为山心京族的刘廷宝、刘玉珖父子俩的合称。民间传说19世纪初,刘氏父子捐资修建山心哈亭,跋山涉水到越南涂山,移接兴道大王的香骨来山心哈亭。京族人就为了纪念他俩的功德,便尊奉他俩为“后神”。

(16)“本村诸家先灵”

这是京族山心村的习俗。村中各户的祖宗神位,同时也设在哈亭里,同亭中诸圣神一起,共享众祭。

法师和降生童

“法师”和“降生童”都是京族民间宗教活动中较受崇尚的人物,但他们不“出家”也不“斋戒”,平日也下海打鱼捞虾,种田耕地,就同普遍的百姓一模一样。如村族中有红白婚丧以及意外(诸如牲畜暴病、天灾人祸等),人们就请他们去念经作法事或驱邪解厄。他们还能为信者占卜吉凶,预示未来。

饮食文化

京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逢年过节喜欢吃糯米饭和糯米糖粥。肉食以鱼虾较多,喜欢用鲶汁调味或下饭。还有一种叫“风吹”的糍粑,是京族人民喜爱吃的食品。

糯米糖粥

京族人家普遍喜欢吃糖食,特别喜欢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无论在哪一家做客,主人总要把客人视为良朋贵宾光临。在茶余饭后之际,给客人捧出甜润润、香喷喷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绿豆糖水、糖汤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等。

“风吹籶”

京族以大米为主粮,男女老少都爱吃大米制品“风吹籶”,其作法如下:用大米浸泡热水后磨粉,然后放到40至50公分大的薄铝托里蒸熟,成一片一片的圆形薄粉膜,再撒上少许香芝麻粒,再覆于疏篾屏上以炭火烘干而成。烘干后其重量更轻且更薄,几乎近于透明薄膜一般,风吹即起,故名“风吹籶”。

另一种大米制品“籶丝”,是用大米浸水磨粉蒸熟切丝晒干而成,又“粉丝”,将粉丝拌和螺贝肉、蟹肉、沙虫干或虾仁等煮成“籶丝海味汤”,入口甘香鲜美,嫩滑爽口。

还有一种节日糯米制品“白糍籶”,是用糯米粉搓捏成“糖心糍巴籶”,即“糖馅汤圆”。

“鲶汁”

“鲶汁”是京族民间对一种调味品的俗称,这种调味品的是以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市场上又称“鱼露”,是京族地区独特的产品。这种“鲶汁”的生产季节主要在每年农历三月至六月之间,其制作方法简单而又讲究:以洁净的大瓦缸一只,缸中的底部垫以稻草和沙包作为过滤层。在过滤层下的缸脚边凿一只小孔,并嵌入装有塞子的小竹管或胶筒作为导汁管,然后把洁净的小鱼和盐,一层一层铺入缸内(鱼和盐的比例通常为3:2),直到把缸装满后,上面覆以重石块,压平缸面,最后加盖密封。5-7天后,将导汁管的塞子拔出,缸中的鲶汁就源源地流出来。这初次滤出的鲶汁,色彩金黄透明,奇香沁心扑鼻,是鲶汁中最上乘的佳品,俗称“头漏汁”,多用以待客和上市外销。以后缸内再冲以冷却的盐开水,继续压滤,其所滤出的鲶汁俗称“二漏汁”,色、味、香比“一漏汁”稍次,但仍是鱼露中的上品,多用以外销,少量留自家节日吃用。最后还要再压滤一次,所得鲶汁俗称“三漏汁”,属鱼露中的三等品。“三漏汁”一般不出售,穷苦之家通常留自家食用。至于缸内残存的鱼渣,就是农家上乘的有机肥料了。

由于鲶汁色泽澄黄、味道鲜美,不仅京家人人爱吃,是京家人每天不离的上等调味品,而且还畅销其他省市和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对京家来说,每年出售鲶汁的收入是很可观的,因为每缸可产鲶汁过百斤。在三岛之中,以山心村产量最多,素有“鲶汁之乡”的美誉。

传统节日

哈节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屋顶的屋脊正中塑有双龙戏珠的吉庆形象装饰,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设有京家人信奉的诸神神座,殿内的柱子上都雕写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

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迎神: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其实就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人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听哈的人(即有资格入席的人按先后次序登记在本子上,每年轮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数,为“哈头”筹办祭品。)各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白白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看哪个养的猪最大就选他的,这头猪用以祭神之后,只分八斤猪肉分给众人吃,其余的由“养象”户自行支配。

(二)祭神: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祭神时读祭文。祭神时,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

(三)入席、听哈: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且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是“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子叫做“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子叫做“哈妹”,又称“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间,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困倦了,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唱哈”要连续进行三天。

(四)送神:“唱哈”完毕就送走了神灵。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调》,还要“舞花棍”。送神后整个“哈节”的仪礼便结束了。

中元“施幽”

京族在七月十五过中元节。这一天,早上煮糯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等供拜祖先,然后进餐饮酒。民间认为,无人供养的野鬼如果缺衣少食就会侵扰村庄,所以,民众请法师在七月十五施衣食,称为“施幽”。在哈亭前的空坪立起“招魂榜”,两旁铺两行芭蕉叶,放上炒玉米、饭团、饼子、冥衣、冥钞、纸宝,数人戴面具扮饿鬼,一法师于锣鼓声中持法刀上场,喝令四方饿鬼集合在"招魂榜"前,读榜念词,要饿鬼均分衣食莫扰村庄。卜以杯珓,得胜珓,便是饿鬼已受食。然后法师一声令下,扮饿鬼者便与围观的儿童一哄而上,将食品一抢而光,民间认为小孩抢到“绝幽”食品为“得福”。抢罢食品,将一只芭蕉船放入海中,芭蕉船用芭蕉杆拼成,长两米,宽一米,上插红三角纸旗,装几把米、一些冥衣、冥钞、纸宝,芭蕉船入水时,鸣放鞭炮,焚烧“招魂榜”和冥衣、冥钞、纸宝,将鬼送走。

食新米节

农历十月初十下午,各家煮新米供拜“田头公”和祖宗,然后全家吃新米饭,而且要关起门来吃,不能给外人看见。

风俗习惯

踢沙与掷木叶

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在“哈节”,京族青年人在歌罢兴尽的时候,就三三两两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或丛林里游玩。这个时候,小伙子瞪大眼睛在姑娘中寻觅,如果发现自己爱慕的姑娘,就慢慢向姑娘靠近,用脚尖将沙子撩向对方,或折一桠树枝,将木叶撕成绺绺,掷到姑娘身上。如果姑娘对小伙子也是心中有意的话,她就照样用脚尖把沙子踢回对方,或者将木叶掷回对方身上,以表示接受追求。这个时候,有情人便离开人群,或是坐在沙滩上,或是相依绿树荫丛里,唱起一曲曲充满柔情蜜意的山歌。

“蓝梅”传歌对花屐

如果通过“踢沙”或“掷木叶”,男女双方有情有意了,便分别去找“蓝梅”来,将各自想好的一首情歌,请她代为传唱给对方,同时还送去一只描有花草等彩色图案的木屐。

“蓝梅”在京语中是“牵情引线的媒人”的意思,她不是专职的,只要当事者认为她合适就请她帮忙,在“蓝梅”传歌引线时,如果男女双方互相递送的彩色木屐合在一起正好是左右一双,那么这对情侣就算是“天意中”结成了,如果木屐不配对,就认为“天意中”他们“命相”不合,“无缘”相聚,结不成人生的伴侣。

传递情歌和木屐之后,便由“蓝梅”选定佳期,进行“联亲”。“联亲”时,都是由男方托岛上有威信的“头人”或者亲友,帮助设置“礼”,请一对善于唱歌、机灵善变的男女,将“礼盘”郑重地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找两位出色的男女歌手来迎接“礼盘”。“礼盘”有轻有重。在接送礼盘的过程中,双方都以歌代言,比试歌才。双方一唱一答,情意缠缠绵绵,好比是男女当事人在唱情歌一般。待双方唱到情满兴尽的时候,女方家的歌手才把“礼盘”接过去。这时,双方的婚事才算是成为定局。

“带中”伴新郎认亲

在迎亲之前一日或数日,男方择定迎亲日期和“开容”日期,用红纸列单,并猪肉一块、槟榔一包送往女方家,称“送日子”。女方家如认为婚期太急,便退日子单,如认可,便收下日子单。在迎亲之前,男方送财礼给女方,通常需送猪肉100斤、酒200提(4提1斤)、米7斗和一些花烛、鞭炮,聘金不论。女方以全部聘金买嫁妆,很少补贴,嫁妆为蚊账、衣服、箱子、衣柜等日用品。

在迎亲前一天(或当天上午),“带中”(京语,指很会说话的人)伴随着新郎来到女方家正式“认亲”。新郎身穿礼服--长衫,头戴毡帽,穿布底鞋或皮鞋,到女方家先拜女方家的祖公,拜四拜;再拜岳父母,拜三拜。礼毕,新郎将槟榔敬岳父母和叔伯婶母,半跪下,头向左侧,不能正视。

在“认亲”过程中,始终以歌代言。为了探试男方的才学和智慧,女方的歌手一边唱,一边用一些预设的麻烦(比如在饭碗里插入一只竹篾圈圈或递一双一触即断用纸粘接的假筷子等)来戏弄对方。因此“带中”必须非常机智,应变力强,才能应付过去。如果应付不过来就会陷入窘态。大家尽情嬉戏,一直待到凌晨鸡叫才告结束,男方才告别女方返回家中。

服饰

京族人家的服饰穿戴,无论男女,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独特美感。男性穿的是无领、无扣的袒胸上衣,腰间还束以一条或两条彩色腰带,有的甚至束五、六条之多,并以腰带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干。由于其衫长过膝,衫叉的裂旗又开得很长,所以平时就把两边的衣脚撩起,打成球结,覆于腹部,这种扮相,使人洒脱、俊逸且豪放。男衫的颜色用浅青、淡蓝或浅棕三种,裤子惯穿黑色,既宽又长,其裤裆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青年女性穿的通常是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妇女是青色或浅绿色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女性的裤的宽阔度与男性无异,但上衣与男性相反,很短,衫脚仅至腰间而不及臀部。衣袖之窄,同男性无异,其宽度仅能穿臂。妇女的衣同样无领而开襟,但有纽扣三粒,袒胸处则遮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年青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用白色或蓝色,这种小布通常“遮胸”,又俗称“掩胸”,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

以上所说的男女服饰,是平时在村里生产生活时的日常穿戴形式。如果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时,妇女加穿一件旗袍似的下摆较宽的矮领窄袖长衫,作为“外套”。男人除加穿一件长到膝盖的窄袖袒胸长衫外,另外还要戴一顶黑色或棕色的圆顶礼帽,俗称“头箍”。这种穿戴,无论是贫富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用料的优劣上有所差异。家境平常的人家一般用自制的粗织麻布料,富有人家选用绫罗绸缎、蚕丝织品或香云纱等贵重料子,用黑、白、红、褐等色。

不管贫富,京族人过去都不习惯穿鞋,晚上洗凉水脚或雨天不出工时才穿一下木屐,其它时间总是赤脚。老人家穿的鞋也只是木屐或用棕树皮织制的拖鞋,俗“棕屐”。

妇女日常的发式都是正中平分,两鬓留着“落水”,结辫于后,其辫用黑布条或黑丝线缠着,再将辫自左至右盘于头顶,其状犹如有图形的砧板一般,故民间俗称“砧板髻”。京族妇女平日爱戴锥形的尖顶葵笠,用以遮阳挡雨。京族妇女还有戴耳圈(亦称“耳环”)的习惯。少女长到六、七岁时就要穿耳,穿耳的时辰也很讲究,都是在端午节那天的上午请人进行的,因为民间认为,端午节有“龙王水”,这时穿耳孔最“吉利”。女孩到了十四岁就开始梳分头,盘结“砧板髻”和戴耳圈,标志着开始进入成年了。

拉网作业

拉网作业是京族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大的拉网高八至九尺,长120余丈,整幅网身由六张缯网缀连组成,网眼较大较疏,网长100丈,略成桃叶状,两头高七尺,中间高一丈余。操作时,前者要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其操作程序大致是:(一)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以竹筏或小艇将渔网徐徐放下,自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三)操网者分作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海滩岸拉收;(四)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一次拉网操作就算结束。这种作业,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只要风平浪静或大风过后,发现鱼情随时都可进行。但这种拉网作业仅限于浅海,操作也比较落后,故产量也不很高。

多种多样的渔网

在渔猎作业中,除了拉网,还有各种刺网(包括定刺、流刺、旋刺)、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以及有专门渔猎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蛰网、鲎网、墨鱼网等等。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打蠔蛎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

塞网分疏、密两种,网的长度、高度与拉网相同,但其网的设置地点是在海滩上定置进行的。操作时把人分为在三组,各组又具体分为“号桩”、“插”、“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工序。这种塞网的设置都是在潮涨之前预先进行的。当海潮上涨时,各种鱼虾就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活动,落入了渔家为它们预设的“尘网”之中。待潮水涨定复退时,鱼虾们的回路已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圈塞断,它们只好“束手待擒”,做渔家的“俘虏”了。这种“塞网”与“拉网”的区别在于,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其操作是各有特色的。

鲨鱼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鲨鱼的专用网具,其网身全长120余丈,高4尺,网眼特宽,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进行时主要由四人乘筏,到鲨鱼活动的深海里将鲨鱼拦截(二人掌筏,二人下网),把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下了网后,人们就回家休息等待,也有在筏上等待的。待到半夜或次晨,复划筏前往观看网浮情况,当发现鲨鱼入网时,他们先让它们在挣扎中疲惫后,就以鱼叉或鱼勾之类的工具,把它们一条条地穿在一条长藤或绳索上,绑于竹筏的尾部,成串成串地划回来。这种鲨鱼网每次下网都有可维持三四天连续捕猎,鱼多的时候甚至可以维持七八天不等。这是一种既惊险而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鲎网是专用于猎捕鲎的大网眼渔网。鲎为海上的节枝动物,其头胸部甲壳呈马蹄状,腹甲呈六角形,尾长尖且硬,呈剑状,其足尖利,能爬能游,活动必雌雄成对,喜沉海底沙泥处寻食,俗称为“鲎鱼”。鲎网通常长度多为135丈,高度为4尺,其网眼比其他网类都大,全网可围海域近一里。

海上的规矩和禁忌

京族渔猎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习俗、规矩和禁忌也是纷繁多样的。例如,在缀织渔网时,忌人来问三道四。在浆网或晾网时,竹竿头处要挂上一团簕刺(又称“簕古头”)以避邪。每次扛网出海前,要在门外烧火一堆,把网从火上扛过,以示“兴旺”。特别在新竹筏装成后,要在路上或海边堆以融融热火,然后把竹筏从火上扛越而过,才能正式下水使用。一切网具,忌人在其上面跨过,特别严忌妇女跨越。胶新网忌别人走近观看和讲话,若这样,就认为此网将捕不到鱼。抬网出海,下第一网忌碰见女人。新造竹筏未下水时,忌煮生鱼或焦饭,若这样,认为当年会捕不到鱼。拿鱼篮出门到渔箔去捕鱼时忌见女人。忌到渔箔里大小便。坐船忌双脚垂在船外或舱里。船头烧香敬神的地方不能坐。

艺术天地

独弦琴

独弦琴是京族的民族乐器。独弦琴琴身用大半个竹筒做成或用几块木片做成长方形的木匣。琴身长约二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圆木柱子与琴身成直角,另一端安上一个把手系上一条弦线,连接到小圆柱子上,即成独弦琴了。乐器结构简单而所奏乐曲音调丰富、音色优美是独弦琴的最大特色。独弦琴的音量较小,曲音清雅,弹奏时,用一根小竹片拨弦线,弹出声音娓娓动听。在一根独弦上可以弹奏复杂的乐曲,那琴声时而高山流水,时而鱼翔碧波,时而百鸟朝阳,时而惊涛拍浪。

80年代以来,一些琴师对这民族传统乐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琴声安置拾音器,然后连接扩大器,由音箱将扩大了的琴音传输出去,这就是电声独弦琴。老式独弦琴只弹奏器乐独奏乐曲和民歌伴奏曲,电声独弦琴在保持原有的民族乐器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电声乐器的特点(如音域广、音色丰富等),可以弹奏器乐独奏曲、民歌伴奏曲、流行歌曲等。琴师弹奏时大多不看乐谱,全凭记忆弹奏。优秀的民间琴师,在伴奏民歌时,全凭灵敏的听觉,歌声唱出什么音,琴师就能弹奏什么音,其技巧的高超之处在于弹奏的曲子多带装饰和长颤音。

京族文学

京族约12000人(1982),聚居在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即广西防城的巫头、山心、□尾三个小岛,也散居于附近的一些大陆村镇。主要从事海上捕鱼,兼种一些田地或从事制盐。有本民族语言和土俗字,语言系属尚未确定,很早就通用汉文。

京族口头文学有民歌、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等。京族民歌以语言分,有京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京语民歌曲调有30多种,其歌词为六、八言。因此,京家称之为“唱六八”。其格律:每两句为一个单元,上句六言,下句八言,每篇常为四句、六句到八句,也可连若干双句为长歌。每一单元内,上句末字(即第六字)与下句句中第六字押腰韵,称为“六六腰韵”;相邻两个单元之间,上一单元下句末字(即第八字),与下一单元上句末字(即第六字)押脚韵,称为“八六脚韵”;联绵接续,如环似链,称为“六六、八六环链腰脚韵”。例如“祝贺四姓相逢,桃花兰花开同一家;祝贺四姓亲家,媳贤婿好爸妈得养”(译文遵循原歌格律)。

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当地称为“白话”)和“白话山歌”曲调唱,七言四句(第一句亦可用三言),双句押脚韵。

京族民歌反映了京家海岛风光和海上捕鱼生活,内容有礼俗歌、盘问歌、叙事歌、苦歌、儿歌、情歌、海歌、唱哈词等。唱哈词在京族民族节日──唱哈节中,由哈妹(女歌手)在哈亭演唱。哈亭,即歌亭。唱哈节,即唱歌节。包括祭神、祀祖、唱歌三项活动。哈妹所唱的唱哈词有:《京汉结义歌》等歌唱民族团结与友谊;《千里念》等为情歌;有《刘平、杨礼结义》、《宋珍与陈菊花》等叙事长歌;此外有的民歌还将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赤壁怀古》等汉族古典诗词译成京语,用“唱六八”曲调演唱。海歌,咏唱海上的景物,歌声高亢,曲调犹如波峰浪谷,高低起伏。

京族口头文学中的散文作品,有山水传说《三岛传奇》,风物传说《独弦琴的声音》,海上动植物故事《山榄探海》、 《海龙王开大会》、 《白牛鱼的故事》等。机智人物故事有《计叔》等。

当代京族作家李英敏的主要作品有电影《南岛风云》、《椰林曲》、《十天》,短篇小说集《椰风蕉雨》,散文集《五月的鲜花》等。

体育娱乐

“捉活鸭”、“摸鸭蛋”

京族渔民的民间体育运动与他们的海上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如“捉活鸭”这项体育活动,就较量参赛者的水性高低。每逢节日,京族青年自动组织起来,举行“捉活鸭”比赛。他们先把一只鸭放进海里,让鸭游出一段距离,参赛选手们纷纷跳下海去抓鸭子。鸭在前面游,选手们在后面追,哪个抓到鸭子哪个就是胜利者,就把这只鸭奖给他。“摸鸭蛋”是将一些熟鸭蛋丢进海水里,待鸭蛋已经沉到水底之后,参赛的选手们纷纷跃入海水中,潜到海底去摸鸭蛋,谁摸着谁得,得多者为胜。

跳竹杠、花棍舞

“跳竹杠”是京族渔民庆丰收的舞蹈活动,其活动方式如下:将两条长木杠平行排放,上放8条竹竿,分为4对。操竹竿者为8个男子,每边4人,双手拿竹竿,对面相向。 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操竹竿的人按鼓点节拍,敲一下木杆合一下竹竿,或是敲两下木杠,合一下竹竿。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间跳跃,不能让竹竿碰着脚,跳的方式为“单跳”和“双跳”两种。

“花棍舞”原是祭祀舞蹈,在哈节中才跳,由哈妹一人、二人或四人表演,在送神时驱赶野鬼邪魔。后来变为娱人舞蹈,其它节日也跳。舞蹈都穿白色长衫,表演时两手各拿一条长约一尺多的木棍,木棍上缠着彩色花纸,先唱后舞。舞蹈以手腕绕花棍为主,动作变化较多。伴奏的鼓点越快,演员也越舞越快,给人一种豪放庄严的感觉。

顶头

民间俗称“顶头”是一种跪地以头相触推顶的游戏。比赛双方面对面地两手撑地,双膝贴地而跪,两颗头颅相触,相互用力推顶着,如果双方在体力上势均力敌的话,赛一轮往往要十分钟甚至二十分钟,直到有一方被顶翻在地,才宣告结束一轮,要连续进行三轮然后才定胜负。胜者往往要败者当众表演一个节目,有时也有罚饮酒或喝清水的。如果被罚者仍不服输,在受罚之后可以再重新比赛。

儿童游戏

京族儿童的游戏样式也颇多的。例如,以海上的彩贝为玩具开展的“捉贝”(相当于汉族的“捉子”)、“走田”(相当于汉族“猪仔褒”)、“赶狗占窝”(即汉族的“赶狗”或“打狗”),还有一种盛行的“捉迷藏”,民间俗称“黯鸡估”。开始时大家围成一圈,由领首的“小头头”随意拿出一件物品(如大螺壳或彩贝之类),顺序传递,迅速交接。传递物到谁的手上接不稳而掉了,谁就当“黯鸡”,伙伴们就用一条毛巾把他的双眼蒙牢,他就像一只“盲眼”一样,伸开双手瞎扑,扑向伙伴们。谁要是逃避不及,就会被“黯鸡”抓住,然后“黯鸡”就摸被抓到的人的头和脚,“估”(猜)他的姓名,如果“估”中了,就会换被抓到的人来当“黯鸡”,否则,原来的“黯鸡”就得当下去,等到抓着人,又猜中了,才能把毛巾解开,让被猜中者去“黯鸡”。游戏就这样反复进行。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转接原《今源资讯》网浏览数1639)

阅读2298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