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

怡夫
2017-12-10

门巴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23年,唐朝与吐蕃在拉萨大昭寺前设立的"甥舅和盟"。甥舅和盟碑: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唐长庆元年至二年间的唐蕃会盟所 建。因吐蕃松赞干布和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婚,所以碑文中可黎可足 自称为甥,称唐穆宗为舅,故名。碑"中就有"南者门巴"的记载。

概况

门巴族,现有人口0.74万人。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以及墨脱措那、隆子等县。门巴,原是藏族人对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门隅一带人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后成为门巴族的自称。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藏文。门巴族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 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的

编织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人民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门巴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23年,唐朝与吐蕃在拉萨大昭寺前设立的"甥舅和盟碑"中就有"南者门巴"的记载。门巴族与藏族关系密切,在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较大。在服饰上,门巴族人喜爱用羊毛织品氆氇为原料。男子多穿氆氇袍和绛红色的长袍。妇女习惯在背上垫一张羊皮或牛犊皮。门巴族妇女颈上都悬挂着用松耳石、红珊瑚、玛瑙等串成的装饰品,并喜戴手镯、戒指。她们的内衣颜色多样,无开襟、无领、无扣子,只开一个圆口由头上套穿;外衣的胸前挂一个用金属制成的护身盒,内装佛像及经卷,叫作“噶乌”,以示吉祥。他们不论男女都系一条约2米长的红氆氇腰带,男子们腰间都挂一把砍刀。由于地处亚热带,男女一般都穿长短两种上衣。

门巴族村寨相对分散,十几户、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分几个居民点。房屋结构因气候差别而略有不同。门隅一带的住房用石头砌墙,"人"字形屋顶上覆盖木板,加压石板。房屋一般分三层:上层放草和秸秆;下层关牲畜;中层则是一家人的居所。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的住房以干栏结构为主,房屋与地面相距一米左右,人字形房顶,用蕉叶或木板覆盖,再用石板压顶。所有建筑门都朝东,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门巴族的饮食结构因地而异,既有吃玉米、稻米、鸡爪谷的,也有吃荞麦、小麦和青稞的。他们喜欢以辣椒佐餐。炊具喜用石锅,门巴语译为"可",石锅煮出来的饭菜味道更佳。

在经济生活中,门巴族人享誉四方的是他们的家庭手工业,特别是加工木碗和编织竹织竹器 的技艺,更是长盛不衰。由于门巴族的木碗具有花纹漂亮、结实耐用、便于携带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门巴族喜庆的日子。新年节庆期间,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剧。

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正是这块民歌的丰地沃壤乳育出了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那样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已被译成多种文字的著名诗集《仓央嘉措情歌》脱胎于门巴族民歌,在格律和风格上都保留着门巴族情歌的特色。门巴族青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情歌自然也就成了联结青年人心扉的纽带,他们有着世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

语言文字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过去,大多数地区门巴族使

用藏文,解放以后,逐渐改用汉文。

门巴族说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布在错那县勒布区和墨脱县德兴区文浪乡以及门达旺地区的门巴族,人数较多,语言使用较广,讲一种语言,他们自称为门巴语(译后);分布在墨脱县境内和林芝县东久区的门巴族,人数较少,约有七千多人,讲另一种语言,他们自称为仓拉语(译后)。这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经过初步比较研究,它们与藏语比较接近,都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支。门巴语是门巴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

门巴族语言中的门巴语内部分歧不是很大,根据语音和词汇的差异,参照语法的异同情况,可以划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错那县勒布区和错那县以南的门达旺地区,人口多而集中,语言通行范围较广。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墨脱县德兴区文浪公社,人口虽少,但为聚居区,语言通行不广。

以错那县勒布区麻玛乡的门巴语为代表的门巴语,其语音中包含声母、韵母、声调和语音的变化。其词汇中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词素组成的复合词,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此外,具体的名词多,抽象的、概括性的名词少。门巴语词汇是很丰富的,门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有些词义分得非常细致。门巴语的词,根据它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类。

门巴族语言中的仓拉语(也称仓洛门巴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与藏语有不少共同之处,而有些词则与独龙语相同。

仓洛门巴语有25个单辅音,它们都可以单独做声母。仓洛门巴语每个音节或读高调,或读低调,都有固定的音高。高调读高平或高降皆可,低调读低平而略升。仓洛门巴语除有高、低调外,还有轻声,而且多音节词在门巴语中有连续变调现象。

仓洛门巴语的词汇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单音语素多,同音词多,藏语借助词多。

除了西藏的墨脱、林芝两县以外,仓洛门巴语也通行在(门)达旺地区南部提朗一带和不丹王国的东部。从所见到材料来看,三处的门巴语差别不大,大体上可以听懂。由于不丹东部门巴语的材料不多,所以一般是提朗和墨脱两地的门巴语研究比较多。墨脱、提朗两地的门巴语在词汇上的差别很小,不同的词不多。

宗教信仰

门巴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既信仰原始宗教,也信仰藏传佛教。佛教受官方支持,占统治地位,原始宗教流行于民间,是门巴族固有的信仰,历史久远,与传入较晚的佛教并存。

门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到五十年代还处在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的自然崇拜之中。天有天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青蛙、蛇类、奇树异石也是神, 神灵无所不在,得罪鬼神就是造罪,所有病痛和灾祸都归结为鬼神对人的怪罪。在缺乏科学文化的思想王国里,万物有灵的实例,不胜枚举。于是一些充当人神之间的沟通者如:觉莫,把莫,把窝, 登龙坎,苯波等名称的巫师应运而生了。他们为“请神送鬼”、“禳灾除病”以满足门巴族人民精神上的需要。

门巴族的巫师中,苯波与别的巫师又有所区别。但各种巫师的作法仪式和内容,并无根本的差异,都是苯教巫师,从职能上看,登龙坎、把窝和苯波主要是送鬼,由男子充任。觉母和把莫是女巫,专事请神。而苯波可能与藏区的原始苯教有一定渊源,苯教是藏族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最常见的是登龙坎,有人生病即请他送鬼。登龙坎作法时无法器和服饰,注重杀牲祭祀。为人请神的觉母,作法时,双肩披红布为装饰,头饰是称为“冗浪”的圆形银饰物,面前摆祭品,皆为奉食。把莫是坎主神的化身。传说有五妹妹,其父滚独藏布,为苯教的一个神。

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在门巴族中都有影响,但以宁玛派和格鲁派传播最广。 十一、二世纪时宁玛派由西藏僧人称为“三素尔”的素尔家族的三个人来建立寺院,开展活动,才算形成,因奉八世纪的莲花生为祖师,与当时奉行新密咒的教派不同,故称宁玛派,意为“旧派”,俗称红教。如前所述宁玛派很早就传到门隅,发展门徒,建立寺院,影响广泛。如德顿然那灵巴到门隅传播宁玛派所倡导的跳神活动,至今仍在崩饶晓参庙进行。门隅铁孜寺(又名居尼寺)的活佛,即是由宁玛派敏珠林寺派出的活佛之一,因此铁孜寺常派喇嘛到敏珠林寺学经。宁玛派是一个组织涣散,教法不统一,教徒可以娶妻、居家参加劳动, 教律松弛的一个教派。特别是它吸收了一部分原始苯教的内容,与分散在民间的苯教活动, 在某些方面比较接近,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所以易为本来信仰原始宗教的门巴族接受。 在门巴族的许多村寨都有一个宁玛派小庙,常有一二个喇嘛管理小庙,为群众所信赖。

十七世纪中叶,格鲁派在全藏占据统治地位后,于1680年(藏历第十一甲子铁猴年)五世达赖派梅惹、洛卓嘉措喇嘛到门隅管理政教事务,相继扩建、改建了原属旧派的达旺寺成为格鲁派寺院。格鲁派势力在门隅各地大为发展,达旺寺下属的寺庙就有打陇寺、沙丁寺、多烈寺、江袁尼姑寺,同门寺、根母寺、扎玛东尼姑寺、僧松尼姑寺及乌吉林寺、桑吉林寺、 春定寺等,大的宗教活动仍以达旺寺为中心举行。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有纪念慈尊佛圆寂灯节,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圆寂灯节,十一月举行送鬼活动,以村为单位,在各村的小庙举行。一年中各个季节都有念经活动,春播时喇嘛为全村念经,祈求庄稼茁壮成长。在收割前,喇嘛念经预祝丰收,然后村民跟随喇嘛绕着庄稼地边游行,称“雀可节”,类似藏族的望果节。收割后喇嘛再为全村念经庆祝丰收,人畜两旺。生病时,请喇嘛念经送鬼,送鬼时念经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如“多加”经时,喇嘛要在用糌粑做成的“鬼怪”身上扎入带刺的树枝,抛进火堆,意为把鬼怪“烧死”,念“叫习”经时,做众多的小面人抛向四方,意为借“众人”之力驱鬼。也有人由家属或病人自己去敬奉神山、神树或神水,甚至把病人背到大寺院去转经,要一点活佛给予的信物,以求得神佛的保佑。

饮食文化

门巴族由于传流的习惯,在饮食上有着自己的特点。

对于门巴族的主食,并不是所有的地区的门巴族都一样的,它是因地而异的。有的地区的门巴族是以吃玉米、稻米和鸡爪谷为主的,而有的地区则是以吃荞麦、小麦和青稞为主。 喜欢以辣椒作为佐餐。在勒布地区的门巴族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吃荞麦的方法,其作法是:用一块圆形的石板,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以野蜂蜜代油,摊上糊状的荞面烙成饼,然后再抹奶渣、辣椒、盐水等佐食。而小麦和青稞的作法则是:先把小麦和表稞磨成粗面粉和青稞糌粑,在锅里面一边调一边煮成稠的糊糊来吃。

在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是把玉米碾碎,然后掺入大米和鸡爪谷做成饭,并用石锅来煮菜。

无论是墨脱地区还是勒布等地区的门巴族人,他们都普遍嗜洒,勒布和邦金喝的多为青稞做成的洒,而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喝的多为大米和鸡爪谷做成的酒。把做好的酒装入到大葫芦里,或者是装入到大竹筒里面。门巴族的人很好客,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他们会热情地接待客人,一般情况下都是男的陪客,女的敬酒,客人喝一口,女主人就会给客人添上一点儿,如果客人喝醉了,主人都是会很高兴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表示客人尊重主人,看得起主人。门巴族人的食具多是用木制的碗或竹制的碗,也有的用木杓竹饭盒。他们的炊具多是石制的锅,他们不喜欢用一些铁制的锅,因为他们认为石锅的菜味是铁锅做的菜远远达不到的。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不忌讳吃肉食, 但是勒布和邦金的门巴族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不吃自己家里养的禽或畜的,对于自家养的禽畜,他们是只用作交换的。他们认为,牛为他们耕地,而且还产奶供他们食用,要吃自家牛的肉是很残忍的,但是,他们吃买来的肉或是别人杀的、猎获的兽。

传统节日

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门巴族喜庆的日子。新年节庆期间,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剧。

风俗习惯

婚姻

“东北的山再高,遮不住天上的太阳,父母的权再大,挡不住儿选伴侣”。这首情歌是门巴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的反应,婚姻一般虽父母做主,但要取得子女的同意。只要男女相爱,通常不受贫富等级观念的影响。解放前,婚前社交较自由;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妇女和私生子都有财产继承权。

婚龄一般在十八岁上下,举行婚礼时最尊贵的客人是新娘的舅父,他是婚礼中的最高权威,新郎首先向他敬酒献哈达。舅父面前要摆放全牲熟猪、牛肉的各部位。舅父饮着酒,端详羊肉的部位是否齐全,而后寻衅指酒不醇说:“猴子不是喝水醉的!”乃至把洒泼向敬酒人。指着肉又说缺少一个小部位“我们家的姑娘长得不健全吗?”新郎家尽管事事都注意,舅父还是要借题发挥,显得异常气愤,显示舅父的尊严。这时候,新郎的父母要赔礼道歉,献上哈达和一点钱去消舅父的“气”,婚礼方能继续进行。客人多数自带酒食,两三天后,才尽兴而散。

门巴族的婚姻,没有民族的限制。父系血缘集团内部和姨表亲戚之间不能通婚。视姑舅表亲戚婚姻好,若舅舅的女儿被别人娶走,认为是姑家适龄男子无能,舅父之子也可优先娶姑家之女为妻,若不同意,舅父有权干涉,甚至没收外甥女所得的礼物,并为传统习惯所认可。

姨表不婚和重舅权,表明父权制确立之前世系按女方计算的特点,子女亲舅父甚于亲自己的父亲。在勒布有未生第一个孩子不落夫家的习俗,显然这也是母系氏族时期的一种遗风 。但从女方要收较厚的财礼看,又有阶级社会买卖婚姻的性质。订婚、结婚时,要请喇嘛择吉日,驱邪,婚礼已注入西藏农奴制度的一系列习俗,阶级内婚的意识比较淡薄,但已注意对方的经济条件。

离婚较自由,夫妻不睦,经本村头人调解无效,即可离婚。双方财产,各归原主。若一方坚持离婚,一方不允,则坚持离婚一方要付给对方一头大牲畜和一些钱物作赔偿。若不赔偿,可诉诸措本、宗本解决。提出离婚的一方,往往不能分得子女。双方情愿离婚的,男孩随父,女孩随母,寡妇再嫁可以自己做主,没有限制。

家庭

门巴族的家庭有一夫一妻制,一妻多夫制和一夫多妻制三种形式。根据墨脱县地东村四十二户的典型调查,其中主要的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占总户数的85.72%;一妻多夫家庭占总户数的9.52%;一夫多妻制家庭占总户数的4.76%。这个调查,说明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是门巴族社会的主要家庭形式,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

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是原始群婚的残余。但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包括多夫多妻的家庭,已确立了以男性为主的封建家长制家庭,已产生重男轻女的看法,说男的是“九代以上的人”,女的是“九代以下的人”,生男高兴,生女不光彩,特别是社会上的大小头人中没有女的,表明了妇女在政治上的低下地位。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的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这种性质它到现在还保存着。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单一的个体小家庭,没有几代同堂、妯娌共处的大家庭。其一是宗教上的原因。支僧差,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必须抽一人甚至二人当喇嘛。其二普遍认为一个家庭有了妯娌,容易产生纠纷。在一夫一妻制家庭中,有相当数量的招赘家庭。在门巴族观念上,“嫁”中“赘”的含义没有区别,赘婿受到舆论的欢迎,婚仪较简。招赘婚其渊源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妻方居住婚的发展和演变。

一夫多妻多数出现在赘婚家庭。入赘姐姐后,又与成年妹妹同居,形成姐妹共夫的家庭,个别有三姐妹共一夫的。只有个别人是属家庭富裕,或妻子不育才有再娶一妻的现象。一妻多夫制家庭,主要是兄弟共妻,其次是朋友共妻两种。勒布的七家一妻多夫家庭,都是兄弟共妻。兄弟共妻是长兄娶妻之后,弟弟与嫂同居,形成一妻多夫的家庭。家务由长兄与妻安排。长兄是主夫,不管生父是谁,子女都称父辈的长兄为“阿爸”,而叫父辈的诸弟为叔。主夫对外代表家庭,对内决定事情,家长和长子的地位是清楚的。多夫家庭,社会舆论认为,只要妻子能干,对家庭生活安排得当,能使诸夫和睦,便是受到称赞的一个好妻子。

朋友共妻多属劳动力弱的家庭,夫妻同意招进一人组成朋友共妻的家庭。有的是来帮助劳动的朋友,与妻有了关系,形成共妻家庭。在墨脱县,一个从小在墨脱村成长的珞巴族人,妻子是门巴族,已有四个孩子,他的腿伤残后,又找来一位藏族朋友,组成共妻家庭,一起生活至今。朋友共妻,要在主夫死后,后夫才能做家长,社会舆论认为也是好的。

门巴族中的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家庭和藏族社会中存在的多夫制和多妻制基本上是相同的。在随着母权制的消失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夫一妻制以前,多夫制和多妻制这两种婚姻形式,只能算是例外,它们均植根于原始群婚制。

这些群婚残余存在的原因,是与西藏农奴制度的典型环境分不开的。朝夕猝至的繁重徭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无力防范自然灾害,以及多少有点与世隔绝的地理条件,古老群婚习俗的道德观念,都是民主改革前门巴族群婚残余能够长期存在和变化迟缓的原因。

丧葬

关于丧葬的习俗,从门隅地区的历史演变来看,土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门巴族很可能曾经普遍实行过。但随着佛教在门隅地区的传播发展,门隅的门巴族主要的是实行火葬,天葬和水葬。

火葬和天葬多半是在喇嘛或富裕户中实行的,一般群众普遍行水葬。如果有婴儿早夭,有的是将木桶里面装进干沙,把尸体用盐水作防腐的处理,置于桶里,放在住房顶层的角楼上,经过数年后再进行水葬。对于那些有传染病的死者,其葬法是不同的,要进行土葬。有一些人将婴儿尸体放在高山石崖下葬。

墨脱宗门巴族普遍沿袭土葬这一古老的丧葬风俗,这是与苯教信仰的存在是有关系的。人死后,将尸体捆作胎儿状,放置在室内二至三日,设下死者灵位,被称作“米江巴”,用玉米等粮食磨的面,做成人骑虎的模型,并把它放在灵前供奉 。在死者的面前还要放食物、衣服和用具祭奠,并要请喇嘛来为他念经,在喇嘛念完经之后,再根据喇嘛所择定的时辰和方法进行出殡。把面人的模型抛到室外,然后还要在小道和村后的三岔路口抛散小石子用来驱鬼。

葬时要挖圆形的深坑,把尸体蹲放于坑内,并且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主要的衣物及其他(她)所喜爱的物件一并随葬,坟顶不留标记。墨脱门巴族也有实行火葬和水葬的。有的是先行土葬,等到一年以后再进行火葬。具体的作法是在埋葬的时候,坑顶用木板来遮盖,再堆土于木板上面,这是为了方便以后取尸。取出的尸骨在进行完火化之后,把骨灰与泥土拌匀,做成一个个的“叉叉”(锥形塔),然后把它放在村旁的“叉康”的里面(即存放泥塔的房子)。墨脱门巴族的夭折的婴儿,是将婴儿的尸体装入到一个特大的葫芦之中,然后埋在房屋的下边,在埋好之后,把土夯实打平,没有标记,不让外人知晓。在墨脱,水葬是只用于得了传染病的死者,这是与门隅的门巴族的丧葬风俗完全不一样的。

总之,从患病到死后的全过程,都贯穿着巫师和喇嘛的活动。过去,门巴族人民在精神上受到宗教的束缚是很严重的。1959年以后,在实行了民主改革的地区,随着门巴族中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年轻一代的成长,宗教观念逐渐淡化,特别是巫师的活动已近于绝迹。

服饰

门隅的门巴族男人穿赭色布袍和氆氇袍。这种衣服是比藏袍短小的,由于坡大路狭,人们用额背负重。勒布、邦金的妇女习惯在背上背一张羊皮或牛犊皮,对于这种习惯,有两个传说:一说是在远古时,藏族统治者把门巴族赶到边远的地区,并惩罚门巴族的妇女,让妇女们在背上背一张人皮,而后来换成背犊皮。另一个传说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曾经披一张皮用来避妖邪,而后以此皮赐给门巴族的妇女,这就沿袭下来。背一块犊皮实际上是背负时的垫物,又因为气候潮湿,背一张犊皮,也可以用来防潮护体。她们穿的内衣叫“埃努普冬”,这种内衣是以柞蚕丝为原料的,有白色的、红色的和花色的。短内衣是有袖的,而长内衣是无袖的,长至腿,不开襟,没有领,只开一个圆形的口,穿内衣时,从头上套下,外罩衣服称作“冬固”,这种外罩是有袖子的,但没领,没有扣,是用红色和黑色的氆氇做成的。无论男女,他们都是要系上一条长腰带 。

门隅门巴族的帽子是别具特色的,不论是男还是女都是一样的,门巴语把这种帽子叫做“八拉嘎”,帽顶是用蓝色的或者是黑色的氆氇做成,帽子的下部是用红色的氆氇做成的, 翻沿是黄褐色绒包蓝布边,并要留一缺口,戴帽子的时候,男子是缺口在右眼的上方,女子是缺口往后,邦金以下戴盔式帽子,还要插上孔雀翎。帽子的下沿有若干条穗。这两种帽子都使人有一种醒目的感觉。门隅的门巴族穿红色的软靴,墨脱门巴族多是赤足。

有的门巴族人胸前要挂上“噶乌”,被认为这样可以护身。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戴铜质或者银质的手镯。

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墨脱,门巴族的男女喜欢穿用交换来的棉麻自织成的白色衣袍。成年男子的外衣称作为"秋巴",腰部挂一把砍刀和一把叶形的小刀。无论男女都很少戴帽子,常常戴自编的斗笠防雨防晒。

居住

过去的时候,门巴族的村子是比较分散的,仅仅十户成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就分几个居民点,解放以后,门巴族的人们居住相对地集中了一些。

在勒布和邦金一带的门巴族的住房一般是用石来砌墙,在人字形的屋顶上面,覆盖上木板加压石板。门巴族人们的楼房大方而且实用,一般的情况下是分成三层的。楼房的上层是放一些草桔杆等等;最下层是用来关牲畜的;中间一层是用来住人的。在中层的住人的一层里,用木板把它隔开,分成里和外两间,里间的屋子是准备给子女结婚之后用的,外面的一间很宽敞,在邻窗的地方设下火塘,门巴族人一般是在这里炊事进餐和取暖及接待客人。这里也是晚上的一家人(也包括来客)用来睡卧的地方,门巴族人一般是和衣而睡的。

门巴族房子的门上一般都安有木制的锁,用一把长约六寸的木钥匙来开锁,木锁和钥匙都是用硬木做成的,非常的牢固,也很结实。

门巴族的房屋除了墙是用石块砌成的之外,几乎全都是木料的结构,接搭的地方用桦木而不是用钉,七八米高的门巴族住房可以保持百年不坏,这也体现了门巴族人民建筑艺术的水平所在。

墨脱地区的门巴族的住房为干栏结构,屋与地面相距大约一米左右,人字形的房顶,房顶是用蕉叶或者是木板覆盖,然后再用石块来压顶。有的门巴族的住房用竹篾做墙,屋子的顶用木板或蕉叶覆盖。门巴族的住房呈长方形,门外设有晒台,屋子的里面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果干”,在进门的左边,有煮酒灶;一部分为“马拍”,“马拍”是主室,非常的宽敞,在这里,可以炊事取暖和睡卧,一部分是“绕塞”,“绕塞”在一进门的右首,这里是给客人提供的住处;一部分是“哉”,是一个小仓库,这个小仓库是专门用来存放一些衣物和比较贵重的物品的地方。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粮仓和住房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门巴族的建筑,一般情况下,都是门朝东面,他们认为,这样,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可以让阳光照进家来,象征着吉祥如意,比较吉利。

艺术天地

门巴族的文学艺术是西藏文化宝库中又一颗晶莹的明珠。有远古的神话故事,有反映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和愿望的酒歌。门巴语称作“萨玛”;有反映男女爱情的情歌;还有反映生产与生活斗争的叙事诗以及戏剧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又受到宗教的影响,使许多作品带有宗教思想的印记。

门巴族有很多神话传说,《镇压妖女》即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说中,在勒布山明水秀的色目村,古代有一百多户门巴族,那时有一个仰卧着的妖女在村里危害人们。于是村民齐心协力,在妖女的脑门上建了一座“辛古寺”,立了一根很高的旗杆,插在妖女的心上。又建四座高塔压住妖女的四肢,从此镇住了妖女。这篇神话剔去宗教的迷雾,仍可感到古代门巴族人民,依靠集体的力量与自然的、社会的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

又如《吉萨格来》,这是门巴族人民塑造的一位除害英雄。在他发现妖魔,追逐妖魔的过程中,贯穿着艰险感人的情节。故事说,在门隅奥顿地方,英雄吉萨格本力战五个恶魔,直到鸡年二月二十九日,才杀尽群魔。从此门巴族人民每逢鸡年的第一天,便举行“呛木”活动,驱魔祈福,并纪念这位英雄。

《萨玛酒歌》和民间古典情歌是门巴族中广泛流行的两种抒情民歌。萨玛(酒歌)流行于门隅,多用于节日、酒会、婚礼、远行和生产中,歌词生动,曲调欢快高昂。酒歌多为七字或九字构成为一句,诗节无定数,常用比喻、渲染和夸张的手法,给人以豪放的感觉。萨玛酒歌传说最早是一位名叫拉不热的人创作的,他唱了一辈子歌,把欢乐传给人们,最后他坐化成佛,他是门巴族传说中的歌神。

在支应农奴制度的长途乌拉中,门巴族人民常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甚至造成永诀的苦难。酒歌抒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团聚时的欢乐,分离时的悲伤和对未来的寄托。对逃亡和做佣人如牛马的诗作,抒发了农奴反抗斗争的气概。诗歌成为门巴族农奴斗争的武器。

在丰富的古典情歌中,主要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向往和追求,这类作品反映出门巴人民纯朴的道德品质。也有反映对有权势者强娶豪夺女性的愤怒,从而暴露不合理的现实,有些是抒发爱情悲剧的苦闷和忧伤,情歌触及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情歌都是六言三顿,多是四行一首,曲调固定,填词歌唱。有的前两句一韵,后二句换韵,多用比、兴手段,形象鲜明,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

门巴族的戏剧是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来的。代表作之一是《阿拉卡教父子》。全剧反映了门巴族人民对旧社会的愤懑和反抗,描写了以阿拉卡教父子取得胜利为结局的两次战争。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演出时以跳为主,带假面具,根据不同形象和角色,披不同动物的皮革和羽毛。一般在二人奏的锣鼓中起舞,跳时不唱,唱时不跳,道白少,唱词曲调随内容和情节的变化而变,比较自由流畅,深受门巴族人民喜爱。

勒布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创作了《太波嘎列》这一叙事诗,共分十四章,四百五十七行。全诗塑造了一个带神话色彩的形象,即传说中的作者,诗的主人公,亦是门巴族的牧业始祖--太波嘎列。诗中叙述他流落山野,不忘人间疾苦,给门巴族人民带来了神牛。诗中还叙述了牛的降生、牵牛、放牛,搭账逢、修炉灶、栓狗 、挤奶、打酥油、迁牧场等情节。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牧业生产的全过程。显示了太波嘎列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战胜自然的英雄气概。相传太波嘎列还是搭账蓬、修炉灶的发明者,为门巴族所崇敬。

总之构成门巴族文学遗产的,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也有藏文写出的书面文学。西藏名剧 《卓娃桑姆》就是门巴族作家的创作,是一位门巴喇嘛把民间口头传唱的《卓娃桑姆》,用藏文改写成藏戏脚本的。仓央嘉措已名列世界文学史册,他的情歌也是用藏文写成。除了我国国内的多种汉译本外,已有英、俄 、德、日、印度和蒙古等各国文字的译本在世界上传播。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转接原《今源资讯》网浏览数879)

阅读4419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